專訪Patrick Sir|以過來人身份親身傳授置業買樓心得

Esquire HK - Desmond Chan
  • 20 Dec 2023

對香港人來說,買樓置業是人生大事,即使你是名人,也要面對這繁重瑣碎的事務。這次專訪Patrick Sir就以過來人身份分享了他的置業經驗。原來他在置業及投資方面經驗豐富,更向我分享近來他的物業投資新習慣。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專訪Patrick Sir|以過來人身份親身傳授置業買樓心得

Esquire:你覺得在香港買樓是甚麼一回事?
Patrick Sir:我們先不論金錢上的投資,這很簡單就是賺與蝕而已。如果在香港買樓自住的話,也是一種生活上的投資,因為有一個安穩的居所才可以讓我們放膽去追求我們想要的生活,至少不用擔心甚麼時候被業主加租,不用擔心兩年後約滿可否續約等,租樓始終被動了一點,反而成功置業的話,就可以讓你不用擔心住的問題。我以前剛出來工作,未夠錢買樓,所以先租地方住,那時候就深深發現租屋住的不穩定,到置業後生活安定了,事業就變得更好。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專訪Patrick Sir|以過來人身份親身傳授置業買樓心得

Esquire:你在睇樓置業上有甚麼要求?
Patrick Sir:根據我以往買樓的經驗,我都會從大到細地觀眾,會先考慮地區、當地環境、當地居住文化節奏,然後再於當地找適合自己的樓齡,通常我都不選擇10年樓齡以上的,跟著再看適合的是屬於哪個發展商及管理公司,最後再看單位的樓層、樓底高度、方位、附近交通及配套等。所以每一次成功買樓背景,我都會花半年至九個月的時間的認識及了解,起碼睇至少50至60個單位作比較才決定。這是一些地產經紀教我的,買樓不要睇三、四間就決定,應該不停地比較,在不同時候都去睇,這才真正知道哪一間好。

專訪Patrick Sir|以過來人身份親身傳授置業買樓心得

Esquire:你覺得今天買樓的文化,與你初出來買樓時有甚麼不同?
Patrick Sir:今天買樓方便了很多!以前網上資訊還不怎麼發達時,我們甚麼步驟都要親身落場去處理,不論是實地考察、到銀行做交文件、做壓力測試,甚至經常要請假到銀行處理一大堆文件工作,但今天基本上一個app就可以完全這些工作。就好像中銀香港的「置業專家」app,簡單操作就可以查閱心水樓盤及其價格走勢,擁有大量本地甚至大灣區的樓盤資訊,更有一系列實用小工具幫助用家計算置業成本等,節省了很多做功課的時間。另外,這app甚至可以做到全線上遞交按揭申請、上載文件、及查詢審批結果等 ,實現全程按揭申請無紙化,可以減省使用數百張紙張,之後更有按揭專員貼心跟進,過程簡便很多。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專訪Patrick Sir|以過來人身份親身傳授置業買樓心得

Esquire:你會鼓勵或幫助你的下一代買樓嗎?
Patrick Sir:我兒子還很小,現階段我不會幫他買樓,或者灌輸他一定要置業這些概念,因為我不想他被「樓」這東西綁住了他將來的發展。我相信每個小朋友的未來都有無限的可能,但一早就給了他一層「樓」,他成長的發展就會這層樓為中心,大大限制了他。如果他長大了真的想買樓,我會支持的。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Esquire Picks
投票即賺20分換取豐富 Cosmart 獎賞
投票即賺20分換取豐富 Cosmart 獎賞
訂閱Esquire接收最新男士資訊及禮遇
Sign up FOR ESQUIRE_PAPER NOW!!
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