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LAWSON進軍香港】日本便利店巨頭能否撼動7-Eleven和OK的市場地位?

- 12 Dec 2024
日本連鎖便利店巨頭Lawson近日被發現已在香港註冊商標,為其進軍香港市場的可能性增添了實錘。根據資料,Lawson早前已在香港成功註冊了多個商標,涵蓋餐飲、零售等多個領域,令人猜測其或將進一步在香港展開業務。另外也有人發現它們也有在台灣註冊商標,根據資料,Lawson在台灣的申請人為「日商羅森股份有限公司」,經營範圍涵蓋「便利商店經營與管理業」,並於2024年8月30日註冊「LAWSON」與「LAWSON STATION」商標。

香港網民對此都有熱烈討論,有人笑言想吃Lawson燒賣魚蛋、Lawson餐蛋撈,也有人提議參考河口湖店:「會唔會開一間喺獅子山下俾人打卡」,也有不少人擔心租金問顯。

香港四大核心區(銅鑼灣、中環、尖沙咀、旺角)的街舖空置率攀升至3年半新高,達到11.7%。然而,新開舖數量卻意外逆勢上升,僅在2024年上半年便新增154間,包括多個新品牌進駐,反映市場仍有發展空間。

Lawson進軍香港能否把握住這一機會,並克服高昂租金和市場飽和的挑戰,成為其成功的關鍵。
香港便利店市場已被7-Eleven和OK便利店瓜分,約1500間店。華潤旗下VanGO曾經想插旗都失敗而回, Lawson可否食正港人貪新鮮和祟日心態大展拳腳就有待觀察。

台灣便利店市場以高度成熟著稱,平均每1,800人便擁有一家便利店。
7-Eleven與全家占據絕大部分市場份額,但也意味著市場對新品牌接受度較高。
Lawson若能進一步強化其「日式特色」,例如推出烤雞串、現煮甜點等高品質產品,有望在高密度市場中找到一片天地。

Lawson在日本的成功有賴於其多功能便利店的經營模式,結合現煮食品、便當、甜點,以及額外功能區如藥妝專區、快餐窗口甚至社區診所。據統計,Lawson 2023年的總收入達到2.6萬億日圓(約1,430億港元),淨利潤為200億日圓(約11億港元)。

除了傳統便利店業務,Lawson的高坪效還來自創新舉措,例如結合娛樂性質的「夾娃娃模式」。在日本門店,夾娃娃機吸引了大量年輕人,成功拉高進店率,並增加了非食品商品的銷售。

Lawson進軍香港,或可借鑒當地近年興起的「夾公仔鋪」熱潮,作為進一步吸引年輕消費者的切入點。香港夾公仔鋪數量近年快速增長,成為不少年輕人和家庭的休閒娛樂場所。本港四大核心商業區的夾公仔店數量已增至29間,相較疫情前增長超過兩倍。
若Lawson能將其日本的「夾娃娃模式」與本地市場結合,於門店內設置小型夾公仔區,不僅能提升門店的人流量,還可增加非食品商品的銷售機會,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消費體驗。此外,透過推出限定版日式娃娃或聯名商品,Lawson更能借此提升品牌辨識度,鞏固在本地市場的競爭力。
(以上評論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投資者須注意投資涉及風險,價格可升可跌甚至變成毫無價值。投資者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詳細閱讀有關之風險披露聲明及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