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L為唯一獲證監會牌照的數字資產平台丨使用沒有牌照的交易平台有何風險?

- 26 May 2022
近日在數字資產世界最受關注的,一定是穩定幣UST及Terra生態圈代幣LUNA這兩款虛擬貨幣,在5月12日單日蒸發近1,716億港元。但當中有一單新聞更值得關注——有網民指在某交易所停止交易LUNA前45分鐘,確認出售了LUNA並轉換成美金,但翌日被平台單方面自行取消交易,造成無辜損失。到底在本港使用沒有牌照的數字資產交易平台,會有甚麼風險呢?

虛擬貨幣找換店易遇劫
有很多人「出金」都會貪方便而選擇一些虛擬貨幣找換店,將自己錢包中的虛擬貨幣轉換成現金。但在2021年的上半年已曾出現三宗涉及虛擬貨幣的劫案,各事主總共損失了近1,100萬港元;而五月初亦有人在加密貨幣交易所內被威脅並強行轉走戶口內近100萬港元。
有助洗黑錢活動?
證監會和金管局曾表示:「雖然全球的數字資產市場都在迅速增長,但不同地方法例的監管卻參差不一,而面臨的最大危機就是洗黑錢活動。」因為市面上的數字資產平台大多都不受監管,或會成為洗黑錢及恐怖分子籌集資金的平台,一般投資者有機會誤墮法網。
不良行為投訴無門
畢竟每個行業都有一些害群之馬,有些銷售經紀或貪圖交易佣金而胡亂地為客戶作交易。其實證監會及金管局早在2018年將數字資產相關產品視為複雜金融產品,並關注到一些無牌經營的數字資產平台,未有為投資者提供充分披露及保障,例如規管線上及線下交易、私鑰管理和保險、黑客入侵或欺詐等,以致投資受損時未能透過香港法例追討;而自行向海外數字資產平台索償,則可說是難乎其難。

發牌及監管以保障投資者
OSL Digital Securities在獲得香港證監會發牌後,需要遵守目前適用於金融機構及指定非金融行業在《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條例》下之各項要求,並須保持機構的財政資源、知識及經驗、業務健全性、風險管理、客戶資產分離管理等相關監管,建立一個穩健的經營模式,從而進一步保障投資者。
新方案將利好本港發展
今年初證監會和金管局發佈聯合通函,當中亦提出了一個突破性方案——為了迎合日益增長的數字資產投資市場,當局將准許銀行及本港持牌經紀商,以透過與香港證監會持牌的數字資產交易平台合作,提供數字資產交易投資服務。而OSL Digital Securities是現時唯一獲香港證監會頒發第1類(證券交易)和第7類(提供自動化交易服務)牌照、同時擁有保險保障的數字資產交易平台。OSL具有場外交易、電子詢價系統、數字資產託管服務、交易所和軟件即服務(SaaS)等產品及服務。
投資不論產品類別,都必需謹慎審視。如果想了解更多關於數字資產的資訊,可到https://bit.ly/3wSCZ7t 瀏覽或向你的理財顧問查詢。
(投資者須注意投資涉及風險,價格可升可跌甚至變成毫無價值。投資者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詳細閱讀有關之風險披露聲明及相關文件。數字資產交易只適用於專業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