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三世書(一)

- 26 Sep 2017
俗語有云:「前世因,今世果」,人類當初忽發奇想以輪子代步,多年來這輪子就一直演變,由一對增至四個、由馬匹拉動化成汽油,甚至電子驅動、由鎮與鎮之間的代步優化為國與國之間的流通。輪子一直銳變但萬變不離其中,即使來到科技一日千里的今天,就算新的交通模式又重力感應又GPS定位等,但還是以車輪作移動重點。讓我們就看看人類當年種下輪子的因,如何結出今天交通發達的果!

這世界很多事情都不能夠尋根究底,追溯起源的。你以為車這回事總有一個明確的發明家及出現時間吧,這就錯了。根據目前比較主流的說法,以輪子代步的事件首次出現在公元前3,500年,由美索不達米亞人以兩個木輪子加上一塊木板,造出了代步工具的雛型。他們設計出這車究竟是來自於龐大的野心,知道這是改變世界的起步,還是純粹覺得搬柴很重,所以想出一個生活小助手來?這就無從稽考了。不過肯定的是,兩個木輪子加上一塊木板,竟成為了改變世界文化的基礎結構。
1769年
目前公認的世界上第一輛可以載人的蒸汽汽車,是由法國陸軍工程師Nicolas Joseph Cugnot於這年發明,時速僅為每小時3.6公里,比一個正常年青人的步行速度還要慢,但有勝於無,當年他們可能只求代步,不求速度,覺得沒出過氣力就能移動,多麼方便。

世上首宗汽車意外
有車就會有交通意外,當時Nicolas在試車時,由於轉向系統失靈,撞到法國當地一所名為「般聖奴兵工廠的」牆壁上,車子全毀,但人幸好相安無事,但這便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宗機動車事故。

1885年
被譽為是真正現代汽車誕生的時刻!這一年德國工程師Karl Friedrich Ben(也就是Mercedes-Benz的創辦人),在德國曼海姆成功製成一輛裝有0.85馬力汽油機的三輪車。由於其配備了內燃動力機,所以被認為是世界上真正的第一輛汽車,因為它是世上首款以汽油為動力源的車,而不是手推、牛拉、蒸汽驅動,時速為每小時18公里,至今的汽車也是改良於此。

1908年
Ford創辦人Henry Ford在二十世紀初,便嘗試製作一種可以大量生產並低價出售的汽車,最終在這年成功發明Ford Model T, 又能分期付款,讓汽車得以大眾化,從奢侈品升格為日用品,而且品質更優於當時一些手工業制的高價車,至少在爛地上行駛不會發生故障,而且時速高達每小時67.5公里。

1909年
其實Mercedes-Benz於1902年便推出了被譽為史上首款超跑Simplex,裝上了擁有40匹馬力的超強引擎,發展到這年,更增強至60匹,能跑出每小時117公里。對於當年而言,這簡直是不可思議的移動速度!

1960年
自汽車普及後,人類已不再視之為代步工具,而是速度、快感的代名詞。短短數十年間,汽車的性能便攀升至高峰。這年,法拉利推出了經典的365GTB/4 Daytona,極速可高達每小時280公里,風頭一時無兩!

2014年
一款名為「Bloodhound」的汽車把航空業的引擎套用起來,在撒哈拉沙漠創出了每小時1,600公里的時速,是暫時汽車史上最瘋狂的時速紀錄。快到咁,其實司機睇到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