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佳侍酒師大賽季軍!來自香港的Reeze Choi

Esquire HK - Karen Tsang
  • 28 Mar 2023

有一位成功的CEO曾經說過,作為集團之首前,他先是一個人要做好一個人;跟2023世界最佳侍酒師大賽季軍Reeze Choi在碼頭旁公園見面,他說著自己的背景及比賽經過,你會明白,能夠成為世界最佳侍酒師,除了專業知識之前,他先是一位有血有肉的真實人,才有同理心及更能理解客人的需要。

以下就是擊敗來自世界各地64位參賽者、晉身世界最佳侍酒的首位華人參賽者Reeze(也是Somm's Philosophy創辦人)的分享。

Reeze Choi

1請問得到了ASI Best Sommelier of the World 2023季軍至今的心情如何?

當時17位在台上,一邊讀名,被讀名的就要落台,餘下沒幾個位置,但留在台上的全部都很強,我覺得自己會出局的,最後竟然一位大熱的法國參賽者都落台,我~竟然入到三甲!好驚訝!但入到總決賽,又希望可以有個更好的成績,最後只得第三又變的有點失望。心情很複雜,但非常開心!

如何準備考試?

2如何準備考試?

參加比賽的年期到今年剛好十年,我會視為十年前是開始為今天的比賽準備。這十年來,我很努力,用上很多時間及金錢,得到很多人幫忙,才做得到今天的成績。好密集的去準備比賽的話,大概是比賽前半年及一年前開始,每天有八至十小時溫書(註:親眼看了Reeze的溫習日程,基本上是列好了每天甚麼時間要做甚麼,是一個很routine的密密麻麻的日程,要堅持確實是毅力的表現。)基本上是不能工作的,就算能夠工作也是很有限度的,過程中需要推掉很多工作。好多的練習,更有心理上的準備,還有跑步訓練等,完全沒有時間做其他事情,更加見不到朋友的。

2022年本來有亞洲賽的,亞洲賽前半年已經開始備戰,但飛日本參賽前做PCR竟然得到確診結果,最後不能成行,當時對我的打擊很大。曾經有一刻想過放棄這次的比賽,但後來掉整了心情,迎戰這個世界賽。
 

最初是怎樣入行的?未入行前對於葡萄酒的想法與入行後有甚麼分別?

3最初是怎樣入行的?未入行前對於葡萄酒的想法與入行後有甚麼分別?

讀書不多,入行前做過很多不同的行業如清潔、街市賣菜、夜總會、麵包師傅等,機緣巧合下有機會去見一份fine dining的工作,當時的經理又不介意我不懂英文,還給我一個月時間領著薪金去練習好才上班。當時平均收入大概只得$7000,而這份工作有$9500,因為人工高,最初是為錢入行,開始投身飲食業。那時候,經理會叫我去超級市場去看意粉的名字及形狀,去認認葡萄酒的名稱,當時並不是很容易可以上網找到資料,因此經常要周圍問人。後來經歷說如果我懂酒的話,人工可以更高。當時他們給我試酒,第一次第一杯飲的就是moscato,當時我形容為「有甜味,有百香果及桃的水果香」,他們說形容得好好;當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感,鼓勵著我,就開始朝這個方向發展。

坊間有很多侍酒課程讓你更有系統去認識這個行業,認識很多前輩完全沒有修讀任何課程的,讀書絕對是很有系統的讓人認識及得到知識,不是一定要讀的,能夠從工作上得到經驗也是可以的。比如我當初入行很的沒錢,唯有自己去看書。不過我也很建議大家去修讀,因為可以直接的得到一個學習的方向。而現在真的很好,互聯網很方便,上網就可以看到很多資料。
 

在哪一刻開始決志要成為出色及成功的侍酒師?

4在哪一刻開始決志要成為出色及成功的侍酒師?如果因為最初能夠從這工作得到滿足感才決定要成功?畢竟你也可以成為出色的麵包師。

一開始就決定了,認為要不就不去開始做,一決定做就要做最好的。

大概因為錢。近日有朋友提醒我,當時用了$2000租套房,甚麼家具也沒有,睡地上最窮的時候,甚至用廁紙做枕頭。當時真的為錢入行,漸漸我愛上了這個職業,因此很感恩我找到了這個很喜歡而且可以賺到錢的職業!
 

你剛剛說英語一般,但這個職業需要說的還有法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等語言,畢竟葡萄酒的名字都有這些語言。

你剛剛說英語一般,但這個職業需要說的還有法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等語言,畢竟葡萄酒的名字都有這些語言。

那時,意大利餐廳,廚師及同事都是外籍人,大家的英語也是差不多的水平,因為很放膽跟大家溝通,開始很大膽。至於,其他語言,唯有慢慢去習慣;不過現在好好,互聯網上可以有各種發音,這個功能很幫到手。所以,現在的時代已經比以前容易很多。

比賽最難忘的時刻是哪時?

5比賽最難忘哪一個時刻?

成功啟航飛到的一刻就已經很難忘,畢竟上次亞洲賽因PCR過唔到而不能啟程。所以,今次做PCR很緊張,可以說是緊張過比賽。

(比賽過程真的很凝重。)
是的,因此只能靠自己讓自己放輕鬆。其他參賽著覺得我很搞笑,那是因為我需要放輕鬆。而第二個難忘是,比賽場地是很有歷史的地方,設計及氛圍都有很莊嚴的感覺。總決賽的時候,會場很大,是可以容納四千人的場地,再加上網上直播,當時應該有很多人在看,成件事很夢幻。

Quarter final在2月8號,Semi-final在10號,Final在12號。我當時覺得自己表現很差,Semi-final時我認為自己不能晉級,反而很relax,在房間裡心理準備,去到Semi-final的第二天,我就很放鬆,因為以為自己應該會止步,Final前一晚還喝了酒,非常放鬆。
 

最挫敗的是甚麼?

6最挫敗的是甚麼?

沒有很挫敗的地方,不過現在回想的話是有一些地方可以做得跟好一點。比如Semi-final時,有九個task,其中兩個task是有五杯非酒精飲品,需要盲試,然後需要設計一個四道菜的純素菜單去配搭這五杯飲品。五杯飲品中,好似有咖啡及發酵茶,另外三杯分辨不到是甚麼,我在這一部分比較差,但pairing部分就表現的不錯。從這個題目可以看出飲食的潮流,而這裡是考驗這個的餐飲潮流。

要成為出色的侍酒師需要具備怎樣的條件?

7要成為出色的侍酒師需要具備怎樣的條件?

這個問題我也會問其他侍酒師,最想聽到的答案是謙虛,需要意識到我們是來做服務的。因為謙虛,才會是一位好好的聆聽者。服務行業需要面對很多人,包括客人、同事、供應商等,我們要懂得放低身段,好好去聆聽。要進步的話,就必須要好好的聆聽。很多人會覺得客人走進餐廳,就需要喝他介紹的;,因此有很多人跟我說,他們很討厭侍酒師,因為他們很囂張。我們其實不需要當一位自大的人,服務行業好需要成為一個大家可以approach的人,這樣才會有交流,有交流才做得更好;不過謙虛是天生的性格。也有很多侍酒師框架很大,只會做倒酒,其他如捧餐的就不肯去幫手。但對我來說,不是這樣的,尤其現在的餐飲業經常人手不足;意識到侍酒師就是服務行業。

可有遇過很奇怪的客人嗎?

8可有遇過很奇怪的客人嗎?

每天都有,哈哈。但如果覺得奇怪,就代表沒有用心聆聽。最極端的例子是有一位客人說希望用可樂溝Lafite,why not,當然立即送上,因為他是客人。其他人覺得怪,但這確實是他喜歡的口味。我們永遠不能挑戰客人;除非他們無理地要求攞曬我身上的錢,哈哈。只要涉及口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Lafite溝可樂、Domaine de la Romanée-Conti加冰、甜酒加冰等,都可以是個人口味。甜酒加冰是經常遇到的,但聽到這裡,有可能客人覺得甜酒太甜,或許他不習慣但希望繼續飲想飲完杯酒,還是他覺得杯酒唔夠凍,這些都可以慢慢理解清楚。又試過,葡萄酒的飲用溫度,客人認為需要更凍的飲用溫度,或是將牛肉他他煮熟等,或者可能是他喜歡吃牛肉,而不吃生的,這時或者我們可以推介一下熟牛肉菜式給他。只要用心聆聽,在心底裡分析究竟客人的訊息是甚麼,再為他提供更好的服務及建議。要記住,做服務的就一定需要時刻有笑容。

請分享最深刻的服務經驗?

9請分享最深刻的服務經驗?

在Robuchon工作的時候,尤其是上班工作的首兩週,簡直覺得去了另一個世界一樣,那裡serve的會是幾萬甚至十多萬的酒也是很常見的,是每天都發生的,絕對有別於平時一般餐廳serve幾百或幾千一瓶的狀況。我在那裡工作了兩年,那兩年很辛苦,要求的服務水準很高,工作時間很長,壓力很大;但絕對大開眼界。可以看到很多人生很難看得到的美酒,而在那裡是daily drinking wine。那段日子絕對是幫助我成為現在的我的里程碑。就正正是因為fine dining serve過一些,在casual dining又serve過另一些,接觸多了因而更了解自己喜歡甚麼,以及更清楚自己的性格是怎樣。

請分享飲酒最歡樂的經驗?

10請分享飲酒最歡樂的經驗?

我們總是問甚麼是一瓶好的酒,我跟你的答案都不會一樣,這是沒有肯定答案的。一日之中不同時間、跟不同的人等,都會有不同的選擇,我很享受每一個跟朋友飲酒的時光,不管飲的是甚麼酒。試過去參加Domaine de la Romanée-Conti的full range晚宴,酒固然好,體驗也非常好,但這樣也跟同朋友一起飲酒的時光不同。酒,本身就是一樣讓我很享受的事情。

得到世界第三殊榮後,工作多了很多吧?未來的計畫怎樣?

11得到世界第三殊榮後,工作多了很多吧?未來的計畫怎樣?

世界各地的工作邀請多了,香港的沒有太大變化。5月下旬飛美國考Master Sommelier,之後準備再參加一次世界大賽,希望取得更好的成績。我今年35歲,因為疫情浪費了時間,像2022年就是我的低潮,我答應過自己一定要追回來。而且,也希望40歲做到一些成績,然後40歲後可以做廢青,哈哈。可以在家玩貓,可以多去釣魚,之後希望開始影相,有很多事情想試試。甚至在本地遇到有潛質的人,我可以多跟他們分享比賽的注意事項,希望香港可以一直有人才能夠在國際舞台發光發亮,這是為下一代做的事情。亞洲就有95年取得冠軍的田崎真也先生、2000年取得第三的石田博先生,他們兩人就是讓我看到原來亞洲人都可以的啟蒙,希望我也可以成為其他人的啟蒙,讓大家想像也許自己都可以。

Photo courtesy of ASI and HrvProd for Reeze’s portrait; other images from Getty Images
登入 CosMart 投票賺取積分
登入 CosMart 投票賺取積分
Loading...
YOU MAY LIKE
訂閱Esquire接收最新男士生活資訊
Sign up FOR ESQUIRE_PAPER NOW!!
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