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心聞】專訪大坑人氣Bagel小店「午夜麵包俱樂部」: 一天只做一件事

- 30 Sep 2024
別看大坑是鬧市銅鑼灣中難得恬靜的小社區,就以為這裡平日水靜河飛。只要走入大坑蜿蜒曲折的街道,便能得見此地躍動的創造力。下午一點半,大坑京街新店「午夜麵包俱樂部」的麵包新鮮出爐,沿著撲鼻牛油香來到這間奶白色調的小店,便會看見店主Puilam和男友正夾手夾腳,一邊將熱烘烘的奶油鹽捲逐一夾到木質展示櫃中,一邊將客人的Bagel和生乳捲裝進設計精美的紙盒裡;一些上班族偃意地坐在店鋪外,享受回到冷氣房前的一絲空閒。這裡很慢、很寫意,猶如都市綠洲,將「一天只做一件事」的意志滲透在忙碌的凡間。

豬突猛進的勇氣
午夜麵包俱樂部自今年四月開業以來,備受Foodie和當區居民、上班族愛戴,他們的精品麵包出品有板有眼,但店主Puilam在半年前,其實仍是一名從事設計工作的Freelancer。她從小只將煮食視為生活技能,卻在疫情期間本著尋根究底的心,對烘焙開始產生興趣:「當時我偶爾會做麵包給朋友吃,但某次卻發現自己做的Bagel硬到可以扔死人,可能是疫情時期太無聊了吧?我竟然跑到烘焙專門店想找出癥結,一問之下才發現是酵母過期。」

有第一次報捷,便會想再嚐成功的甜頭。Puilam開始認真自學烘焙,在朋友鼓勵下開設了網店。「頭一年生意其實不太好,我不想設計和烘焙的工作兩邊都是半吊子,便趁疫情開關去了台南進修。」沒想到數節課堂顛覆了Puilam所有對烘焙的理解,網店生意亦在她學成歸來後翻倍,讓品牌在第二年開始累積人氣。彼時Puilam的男友正處於職涯瓶頸,她便膽粗粗攜男友租下鋪位,趁遊客通關來港,以地舖吸納新客源。
在麵包俱樂部呼喚愛
「店名概念源自我做Freelancer時日夜顛倒、深夜才叫肚餓做麵包的生活;叫做俱樂部,是因為我覺得吃麵包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想跟一群人分享。」Puilam運用自己的設計技巧,藉著店鋪動線、擺設和燈光,將店鋪打造成猶如台南麵包店般慢悠悠的溫暖空間;店內的包裝設計均是Puilam手筆,她亦設計了一張生動有趣的集印卡:「儲齊十個印章就可以和店員玩包剪揼,贏了就有全單半價!」客人的歡笑讓她相信,麵包俱樂部已經成真。

此外,店鋪不乏豐富麵包口味選擇,乾咖哩雞肉、燒泡菜芝士、油漬番茄等叫人食指大動,但原來這些口味均是Puilam和朋友們喜歡吃的東西。「例如新推出的Margherita Bagel,則是因為我和男友最近喜歡吃Pizza。」美味的秘訣除了是注入對親友的愛,亦包括對技術的認真鑽研。Puilam自認店鋪的麵包比起很多烘焙店出品,更加美觀、脹卜卜,這是因為店鋪每次只會用四層風爐的其中兩層來烤麵包,讓麵包更加受熱均勻。

一天只做一件事
讓出品呈現得最好的代價就是時間,Puilam坦言,他們烤麵包的時間比一般麵包店長,加上店鋪主力由Puilam和男友經營,他們每個月都會放很多假讓自己唞唞氣。她感謝顧客對店鋪的包容,同時在這份全職工作中領略休息的重要性:「客人會感受到我做麵包當下的心情,心力交瘁時做出來的麵包真的沒那麼漂亮,所以一定要先照顧自己。」

遙想起昔日在台南進修時度過的日子,Puilam笑說當地生活節奏很慢,「就算一天只做一件事,也能填滿整個時間表」,雖然知道這種想法在香港人眼中很天馬行空,甚至很奢侈,但她仍希望嘗試在租金壓力下盡力對自己好一點,犧牲一部分生意以換來更好的出品,透過客人的笑容療癒自己:「這裡有些客人遇到喜歡的口味,會一次過買十幾個麵包,也有人一開始來,坐在這裡吃完一個麵包,再回頭買很多個走。開店之後,我開朗了很多,客人們的反應令我不再『Emo』。」
Text by Connie Chan
Photo by Francis W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