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雷島威士忌朝聖之旅 (中) 遠比想像中容易的威士忌自由行

- 24 Apr 2019
說到參觀蒸餾所,相信如何安排交通是很多酒友所擔心的一個問題,要知道酒廠所在的位置很多時候都是杳無人煙的郊外,就是你想找架Uber也不太可能……但若到了Islay這個小島嶼,你又會發現計劃行程遠比想像中簡單,甚至像我沒有駕照也能輕鬆完成。 上回 主要提到初到埗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及Bowmore附近可以參觀的景點,這一次,就帶大家再走遠點!

艾雷島主要景點好易行
嚴格來說,島上只有兩條主要道路:其一由島南Ardbeg再往上一點開始,途經Port Ellen港、機場和Bowmore鎮,最後到達西面的Port Charlotte;另一條路前半完全相同,但在島中央的Bridgend開始分叉,轉向東面的Port Askaig,及更北面的部分地區。島上的巴士線亦是沿著這兩條路篇成,雖未至於覆蓋全部位置,但其中六間威士忌廠以及當地的主要景點都已經涵蓋在內;即使約每小時一班的班次並不算頻密,但周圍逛逛、再拍點照片,其實也不難配合到。

Bruichladdich蒸餾所
例如向西面走,2002年也重生的Bruichladdich蒸餾所,就可以作為行程的其中一個重點。由島中心坐約15分鐘的車程,就已經到達酒廠對出的海旁,看著一片藍藍的天與海,真的未開始喝酒已經心情開朗:後來參觀時聽導賞員介紹,才知道早些年酒廠易手時,新的老闆也對此風景十分欣賞,才定下日後宣傳上以他們自己命名的Laddich Aqua藍色為主。

行程分為普通參觀和Warehouse Tasting兩種,時間許可的話,當然建議大家兩個都參加!前者會帶領大家一訪廠內各個生產設施,Bruichladdich雖然規模不算很大,但作為島上最特立獨行的品牌,比較其他酒廠卻有著很多不同之處:使用幾種煙燻程度有別的麥芽、生產出風味完全不同的幾個副線,在當地只有數間酒廠仍在使用的開放式糖化槽,用到包括來自頂級葡萄酒莊的木桶、種類多元化方面在島上也是首屈一指,甚至他們還有推出名為Bontanist的Gin酒,這些都為參觀行程添上更多趣味。

試飲最好玩!
而Warehouse tasting更是在桶邊直接試飲三款不會在市面推出的單桶原酒、這些機會在其他品牌的行程當中也是相當罕見的!酒廠在走清新路線的Bruichladdich,重煙燻味的Port Charlotte以及世上泥煤數值的Octomore,各安排了一桶給參加者嘗試,很多時候還會是剛剛提到、其他的酒廠不常用到的特別木桶類型;如果你有興趣的話,甚至可以親身試試以傳統的Valinch由木桶內直接抽出樣本酒!

親手威士忌入瓶!
參觀完也別忘了看一下紀念品店,除了眾多的周邊產品,這裡長期放著兩桶原酒,只要付費就能親手裝一瓶威士忌帶回家,甚至連貼酒標以及封存也是由自己去做,算是相當有趣的體驗!

酒廠旁除了一個小型的歷史展覽館及超市,就沒有太多別的東西,但早上過後若不想回去,也可以散步一下走到Port Charlotte:附近經過不同的農莊、可以感受一下牛羊成群的恬靜氣氛、而沿途也有海岸線壯闊的景色,而到達港口附近就開始多一點民居、酒店以及餐廳了。

回程時也不妨多在Bridgend停留一下,當中Islay House附近有個由舊建築群活化而來的場所,這裡還有著不少藝術以及手作製品的工坊,甚至獨立裝瓶廠Douglas Laing也在這邊開設了一間威士忌店,但由於他們集團在島上的新廠也快將落成,應該差不多會把店舖搬過去。

一次過去晒多間酒廠
這裡也是島上唯一一個品牌的精釀啤酒—Islay Ales的生產地:除了位置本身是一大特色,還有些和威士忌有關的特別版,例如重煙燻麥芽作原料,或是使用島上威士忌廠的酒桶去陳年,由於產量不大,在當地以外並不多見,所以即使不買回去,也記得在這類點上幾款來喝。
像這樣Bruichladdich + Port Charlotte + Bridgend就已快用上了一整天了,當然在這條路線以外,也不乏其他選擇,不論往東面Caol Ila酒廠和Port Askaig、或是南面三間酒廠,同樣可坐巴士直達酒廠入口,所以絕對不用擔心沒駕車去不了。
當然你可能說,像Kilchoman和Bunnahabhain等較偏遠的酒廠還是沒有機會拜訪,但若執意要把全島的威士忌廠去全,選擇當中幾程坐的士的話、相信已經能把餘下的解鎖了………像我身邊也曾有朋友試過包車,甚至一天內能到訪包括對岸Jura 在內的4間酒廠,千多二千元港幣的價格、如果有幾位朋友一起分擔的話也不算太貴。
今次就大約要在這裡完結了,下一篇再帶大家看一看泥煤口味最重的Ardbeg、Lagavulin和Laphroiag三間酒廠,到底在參觀方面有甚麼特別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