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座消失的電塔 可偷賣百噸鋼材賺53萬?|湖北4名男子3個月「完美犯罪」如何被破解?

- 31 Mar 2025
近日,湖北武漢一宗令人震驚的竊案曝光:4名男子假冒電力公司職員,將12座廢棄高壓電塔拆卸並變賣,成功偷賣逾百噸鋼材,獲利53萬元人民幣。這宗案件不僅展現了竊賊的「專業技術」,也意外揭示了廢鋼材市場的潛在價值。究竟這宗竊案如何發生?背後的鋼材市場又隱藏著什麼樣的經濟邏輯?

這宗竊案的起因可追溯至2024年9月。湖北武漢經濟開發區某電力公司於今年2月25日報警,稱位於通順河大橋附近的12座廢棄高壓電塔不翼而飛。這些電塔高度從30至70米不等,總重逾百噸,造價高達160萬元人民幣。電力公司表示,這些電塔早已棄用,原本計劃回收再利用,卻未料到被竊賊捷足先登。

警方調查發現,4名涉案男子從去年12月開始策劃這宗犯罪。他們路過通順河大橋時,發現這些電塔長期無人看守,便萌生將其拆卸變賣的念頭。經過周密準備,他們於去年9月動手,利用專業工具將電塔的支柱底部斜切,使其按指定方向倒塌,再將倒下的電塔「肢解」成小塊鋼材,用車輛分批運往回收廠變賣。
整個過程歷時3個月,前後拆卸12座電塔,總計賣出約53萬元。

這些竊賊的拆卸手法顯示出驚人的技術水平。他們先用切割工具將電塔一側的兩個支柱底部斜向切斷,再將另一側支柱水平切開,讓整個結構按預定方向倒下。隨後,他們用小型車輛將鋼材分批運走,每次運輸量控制在幾噸以內,避免引起注意。
據警方透露,竊賊甚至在夜間作業,利用黑暗掩護行動,並選擇偏僻路段運輸,顯示出高度的謹慎與組織性。

警方通過調閱超過2000小時的閉路電視片段,成功鎖定4名疑犯並將其拘捕。這一過程並不容易,因為竊賊刻意避開主要監控點,警方不得不從周邊道路的零散影像中拼湊線索。最終,通過一輛可疑貨車的行駛軌跡,警方鎖定了嫌疑人的身份。目前,4人均已被刑事拘留,案件仍在進一步調查中。這宗案件令人好奇:廢鋼材市場究竟有何吸引力,能讓他們如此大費周章?

這些被竊的高壓電塔並非普通廢棄物,而是曾經承載湖北地區電力傳輸的重要設施。據電力公司透露,這12座電塔屬於早年建設的高壓輸電網絡的一部分,主要服務於武漢經濟開發區的工業用電需求。隨著城市電網升級和線路調整,這些電塔逐漸被新技術取代,最終於數年前停用。雖然已被棄置,但它們的鋼結構依然具備極高的回收價值,總造價160萬元人民幣便是明證。

每座電塔的重量從10噸到20噸不等,最高達70米的塔身由優質鋼材製成,能承受強風和惡劣天氣的考驗。這種鋼材在建築和製造業中極為搶手,尤其是在廢鋼市場上,因其質量穩定而備受青睞。電力公司原本計劃將這些電塔拆解後賣給正規回收企業,但竊賊的介入打亂了這一進程。值得一提的是,這類高壓電塔的拆卸通常需要專業團隊和重型機械,費用不菲,而竊賊僅憑簡單工具便完成任務,令人不得不佩服其「效率」。

這宗竊案的核心「戰利品」是逾百噸廢鋼材,而53萬元的收益則直接指向當前廢鋼材市場的價格與需求。
根據市場數據,2025年初中國廢鋼材的回收價格約為每噸2500至3000元人民幣,具體價格因地區、鋼材質量及市場供需而異。以此估算,4名竊賊賣出的百噸鋼材均價約為每噸2650元,屬於市場中較為合理的範圍。

廢鋼材作為鋼鐵行業的重要原料,其價格受多重因素影響。首先,全球鋼鐵需求持續增長,尤其是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鋼鐵生產國,對廢鋼材的需求居高不下。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數據,2024年全國廢鋼材消耗量約為2.5億噸,佔鋼鐵原料的30%以上。這一趨勢與國家推動循環經濟、減少碳排放的政策密切相關,廢鋼材因其可回收性成為「綠色鋼鐵」的關鍵資源。

其次,國際市場的鋼材價格波動也影響國內廢鋼價格。2024年底,國際鐵礦石價格因供應鏈問題一度上漲,帶動廢鋼材價格走高。以湖北為例,當地作為工業重鎮,鋼鐵企業對廢鋼的需求穩定,回收廠通常以高於平均水平的價格收購優質廢鋼。這或許解釋了為何竊賊能從百噸鋼材中獲利53萬,而非更低的金額。

此外,廢鋼材市場的交易模式也為竊賊提供了可乘之機。中國的廢鋼回收行業以中小型企業為主,監管相對鬆散,部分回收站對鋼材來源審查不嚴。竊賊將電塔「肢解」後,以「螞蟻搬家」的方式分批出售,成功避開了大型交易可能引發的注意。這也暴露出廢鋼市場在快速發展中仍存的管理漏洞。
(以上評論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投資者須注意投資涉及風險,價格可升可跌甚至變成毫無價值。投資者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詳細閱讀有關之風險披露聲明及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