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基vs京東】京東強攻香港市場 HKTVmall能否守住江山?

- 28 Mar 2025
近年香港網購市場競爭激烈,本地龍頭HKTVmall與內地電商巨頭京東(JD.com)之間的對壘日益白熱化。2025年3月,京東正式進軍香港市場,推出「買貴就賠」及「一件包郵」等優惠政策,並以挑釁性廣告直指本地零售業的弱點,引發香港科技探索(HKTVmall母公司)創辦人王維基的強烈反彈。
王維基於社交媒體批評京東應用程式介面「近九成模仿HKTVmall」,並質疑其「買貴就賠」政策刻意排除HKTVmall,是否因「認為我方價格不及我方低廉」。京東則以慣有的尖銳態度回應,不僅未否認抄襲指控,反而表示「願與對方比較誰更能惠及顧客」,並推出「全類別滿188元免運費」及「免費上門安裝家電」等措施。這場電商爭戰看似熱烈,惟筆者認為,儘管京東態度傲慢,HKTVmall在此競爭中恐難免受創,尤其最新業績數據公布後,其隱憂更顯突出。

京東進軍香港的策略可謂具備挑釁性與實力兼備。首先,其「買貴就賠」政策挑戰本地電商的價格底線,聲稱若自營商品價格高於指定本地平台(如百佳、惠康、百老匯、豐澤),消費者可獲賠償。
此舉表面惠及顧客,實則暗藏玄機:HKTVmall被特意排除於比價範圍之外,令人懷疑京東是否對與HKTVmall正面交鋒有所顧忌。王維基質疑「是否因我方價格更低」或許切中要點,惟京東以實際行動回應:推出「滿188元免運費」及「家電免費上門安裝」,試圖以服務優勢壓倒對手。

王維基與主席張子建於報告中指出,香港正面臨三大挑戰:科技水平落後全球趨勢、市場結構限制與競爭加劇,以及本地文化影響力下降。彼等特別提及,香港人口基數小、實體店租金高昂,加上內地大型企業的價格競爭,使本地分銷商及零售商顯得力不從心。此言論間接回應京東的進攻,同時暴露HKTVmall於成本控制及競爭壓力下的困境。毛利率雖維持25%以上,惟淨虧損6670萬元的現實,使其於價格競爭中的底氣不足。

HKTVmall的盈利模式依賴向商戶收取「舖租」及銷售分成,毛利雖高,卻於價格戰中顯脆弱。京東以自營模式壓低成本,直接挑戰HKTVmall的價格競爭力。王維基反駁稱「抄襲無用,低價無益消費者」,然而若京東持續以低價策略搶佔市場,HKTVmall的商戶及消費者或逐步流失。香港消費者注重實惠,價格往往為首要考慮,京東的「滿188元免運費」及「一件包郵」正切合此需求。

物流方面,HKTVmall的不足更為顯著。疫情高峰期間,其曾因訂單激增而出現送貨延誤,甚至取消已付款訂單,引發顧客不滿。如今,京東憑成熟物流體系推出更具吸引力的服務,直接暴露HKTVmall的弱點。
雖HKTVmall引入德國自動化執貨系統以提升效率,惟與京東的自建倉庫及自營配送相比,規模與資金投入仍顯不足。最新業績中的虧損進一步限制其物流升級的能力,對注重便利的香港消費者而言,此為不利因素。

王維基指京東應用程式介面「近九成模仿HKTVmall」,並展示截圖,指出京東的「日日秒殺價」、「每日一店」等推廣用語與HKTVmall高度相似,連圖案設計亦頗為相近。京東未正面回應,僅以「比較誰更惠及顧客」轉移焦點。介面即使抄襲不道德又如何,商業世界真正競爭在於後台運營及市場策略。京東的優勢非僅靠模仿,而在於其整合供應鏈、物流及資金的能力,此乃HKTVmall難以抗衡的威脅。

面對京東的步步進逼,HKTVmall若欲保住地位,須採取行動。短期內,加大優惠力度(如電子禮券)或可穩住消費者,惟長遠需提升物流效率及服務質量。最新業績的虧損或為一次「財務調整」,為未來止損(如英國自動化項目)鋪路,惟資金壓力隨之加劇。王維基曾提出將技術輸出海外的構想,若成功轉型,或可分散風險。然而,京東的進攻步伐迅猛,HKTVmall須加速應對。
(以上評論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投資者須注意投資涉及風險,價格可升可跌甚至變成毫無價值。投資者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詳細閱讀有關之風險披露聲明及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