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買樓時機嗎?置業可能已成保守工具!李嘉誠的「概念投資」理念你要識

Jack Forest
  • 13 Feb 2023

來到後疫情時代,大家都在觀望著香港樓市反彈的時機,這「時機」何時會重臨?真的會回復到從前的「盛況」嗎?這是很多人心中的疑問。來到2023年,你仍然以買樓為最首要的投資嗎?李嘉誠的「概念投資」理念,可能將會幫到你?

李嘉誠還不是做地產起家?

李嘉誠還不是做地產起家?

李嘉誠不是出名做地產發迹的嗎?怎麼現在卻說買磚頭已經不合時宜?的確在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因為高地價政策配合起飛的經濟,買樓炒樓一直是那麼多年來一個非常可靠的投資方式。許多人是因為開始買了樓而逐漸有了穩定的經濟條件,也有許多人是因為開始了炒樓而賺到一桶又一桶的金。

香港樓市升幅

香港樓市升幅誇張,但是…

相比起全球的地產市場,香港物業價值的升幅已經算得上是非常誇張。自2003年香港的樓市受到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而連續升了20年,樓價指數由當時的「沙士價」大約30點,升至2021年最高接近180點,增幅約為6倍。然而如果以數學換算,這可不是600%除20得到每年30%的增長,而只不過是平均9%多一點的累計增長。

9%回報你就滿足?

9%回報你就滿足?

一年9%的投資回報其實也不能算低,問題是一來投資金額大,二來如果需要做按揭的話應付利息又會對回報有所影響。再不幸一點遇到樓市下調而你又碰巧需要動用資金,那就隨時要蝕住離場。

小戶如此,那麼發展商又是否穩賺不賠呢?事實上買地、建築成本通通都是有數得計。地產商給人印象賺得多,最大原因是其生意做得大,但作為上市發展商,其賺錢能力從股票中就可以輕易看到。這些收息股,說到底又有幾強的賺錢能力?

改變世界的初創公司

改變世界的初創公司

花了這麼多篇幅,想說的不過是就連李嘉誠,如果把投資都集中在地產項目,其實賺的都只是有限數。許久以前已經把生意由地產延伸至衣食住行各方面實業投資,但李嘉誠能賺的一直都不能算是crazy money。真正的crazy money,來自你應該都有聽過的「維港投資」。

「維港投資」你認識嗎?

「維港投資」你認識嗎?

「維港投資」是李嘉誠晚年交由周凱旋打理的一家投資公司,專門留意是一些有機會改善人類生活,甚至改變人類生活習慣的初創類項目。最成功的例子莫過於當年投資給Zoom令到他身家暴漲20%。此外,在Facebook未上市前已持有大量股份也證明他獨具慧眼。還有一些看似較「小型」的項目比如植物肉Impossible Foods、電競裝置公司Razer、AI技術提供商Wonder Dynamics等,這些林林種種的投資都有個特點,是一旦成功,都足以一下子變成怪獸級規模的企業。

「概念投資」的無限可能性

「概念投資」的無限可能性

這種我稱之為「概念投資」的最有趣地方,是在於其非常考驗眼光,譬如那個曾經佔去李嘉誠10%身家的Zoom,在他起初投資時股價低得不值一提。看準了這些「潛力股」,獲得的利潤幾乎等同無中生有。

Amazon

其實細心想一下,向來坐穩Bloomberg富豪榜頭幾位的Jeff Bezos、Bill Gates、Mark Zuckerberg等人,一開始做Amazon、Microsoft、Facebook時,投資金額對比現時市值根本連零頭都說不上,他們所做的,不也是之前未有人做過的「概念」?

科技初創項目投資的未來

科技初創項目投資的未來

科技初創項目投資的確是有機會讓你真正做到刀仔鋸大樹,令個人資產一下子爆升到無可計量的程度,這絕對是一般傳統實業型投資所不可能相比的。

然而投資世界就是這樣公平,因為項目萬一不成功,也同樣可以令投資化為烏有。高風險、高回報,贏輸真正靠眼光,唯一要恪守的規條,其實就跟你買Crypto一樣,必須要有Total lost的承受力和心理準備,否則這遊戲就不適合你了。

登入 CosMart 投票賺取積分
登入 CosMart 投票賺取積分
Loading...
YOU MAY LIKE
訂閱Esquire接收最新男士資訊及禮遇
Sign up FOR ESQUIRE_PAPER NOW!!
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