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搞環保有無得做?】沐浴露「走樽」唔該!專訪初創環保企業Fill n’ GO創辦人Piso Wong及Mason Ngai

- 16 Oct 2023
很多人都說在香港搞環保,都是白搞。Piso Wong及Mason Ngai本身是上班族,2021年疫情的時候,他們較多時間帶着小朋友遊出玩水,有感山上的垃圾不少,而其中膠樽禍害最高,分解一個膠樽要450年,而且佔的空間比飲管及膠袋大,隨着2024年4月1日的垃圾徵費實施,他們覺得「走樽」生意不但有利可圖,而且更是大勢所趨,所以投資7位數字,成立了創立了環保科技公司Greenology Group Limited。
他們的第一個項目就是研發出全港首個 24 小時智能自助裸買站「Fill n’ GO」 ,用戶只需攜帶 「Fill n’ GO專屬智能環保樽」 ,即可簡易方便地在指定地點購買個人衛生用品和家居清潔消毒用品,減少不必要的塑膠包裝,亦代表每次消費都能減少使用一個膠樽,為環保多作一份貢獻。

科技,是令環保的門檻降低
很坦白說「走樽」這個慨念並不是新鮮事,筆者也曾經拿着膠樽,到某大型專買環保產品的家具店「自由斟」的沐浴露,500g沐浴露索價約HK$110,讓人不禁覺得環保真的很離地,因此第一時間就問他們「Fill n’ GO專屬智能環保樽」價錢是多少,意想不到,他們Best Seller大賣3000支的「活力清香⻄柚沐浴露」竟然只是HK$29.9/500 g 、「清爽水漾青蘋果潔手液」 也只是HK$19.9/500 g,價錢比一般有機產品更親民,而且由本地廠商製造,有齊USDA及ECOCERT有機認證,成份蘊含多種具抗敏、抗氧化及舒緩功效的植物成份,對皮膚炎症有幫助。
Mason說:「環保其實是一件很麻煩、很不方便的事,正常一個城市人是不會想做,所以我們想做科技令環保的門檻降低,讓更多人容易參與。」

為了讓一般人都能夠方便地購買個人衛生用品和家居清潔消毒用品,每天 24 小時運作的「Fill n’ GO 智能自助裸買站」現分別與港鐵物業及嘉華國際香港兩大地產集團合作,於 3 月上旬起,在港鐵物業旗下位於九龍站的漾日居和嘉華國際旗下的大埔嘉熙 Solaria 率先推出,短短數周,已成功減少過千個棄置膠樽,成效顯著。
品牌亦將陸續登陸兩大集團旗下多個大型屋苑,並計劃於未來,在全港各屋苑及連鎖商店等設置更多自助裸買站,助港人建立「走樽」新常態。

自動補充產品自需1分鐘!
用戶只需從智能介面選擇產品,再以八達通付款,按指示放置環保樽,機器便會自動識別樽上的智能編碼,亦會感應到樽內剩餘量,自動補充產品。過程全自動操作,只需一分鐘,就能輕鬆減少塑料廢物,為環保盡一分力。為鼓勵用戶持續實踐綠色生活,Fill n’ GO 將於下階段推出會員系統,記錄用戶的環境足跡,為重複購買者提供折扣優惠。

做到一滴不漏?反而是最大挑戰!
對Piso Wong及Mason Ngai的最大挑戰,一定是補充沐浴露或洗頭水會有「倒瀉」的機會:「我們上一代的Refill機,就對樽沒有甚麼要求,任何一個街訪拿自己的樽來,都可以斟我們的產品。但問題就來了,因為每個樽的大小不一,有些透明,有些不透明,所以『倒瀉』的機會就大很多。」如果倒瀉咖啡,或倒瀉水,清潔就會簡單得多,但倒瀉沐浴露、洗頭水就麻煩得多,因為不但會愈抹愈起泡,而且放在公眾地方更會有令途人跌倒的危險。
「因此我們特別設計了這個專用的環保樽,樽上智能編碼會感應到樽內剩餘量,自動補充產品外,也會紀錄用戶的環保歷程; 而且我們在裸買機上安裝了很多的感應器,做到一滴不漏!」

另外,雖然現在不少大地產集團都走得很前,甚至很多都有ESG部門(即Environment, Social and Governance,可持續/環境部門),不過在屋苑設置智能自助裸買站,很多時都需要得到業主立案法團的同意。不過大多數業主立案法人都不是受薪的,所以即使他們支持環保,在通過法案時都冗長繁雜 ,往往最快都要半年才落實。
所以Piso Wong及Mason Nga也希望政府在支持環保上,不止是單單金錢,也希望可以參考新加坡強制實施與環境保護相關的附屬法規,令到香港在環保方面與世界接軌。
text by KATIE HO
photo by VINCENT MA
special thanks to Limewood for the fabulous lo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