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水專欄】FTX事件是處心積慮的騙局嗎? 創辦人Sam是另一「女版Steve Jobs」?

- 18 Nov 2022
網絡上流傳著一種說法是把FTX 的創辦人Sam和有「女版Steve Jobs」之稱的美國80後女富豪Elizabeth Holmes相提並論,指他們都是如出一轍的騙子。
先旨聲明,我是不同意這個說法的,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所說的這位Elizabeth Holmes是何方神聖。2003年,當時年僅19歲的Elizabeth本身正在美國史丹福大學化工專業就讀二年級。她大一時的暑假正值沙士(SARS)疫情嚴峻,Elizabeth曾經到新加坡基因研究院參與SARS病毒血液監測研究。

返回史丹福後決定輟學創業,她申請了一項實時監測身體狀況的醫療裝置專利,在加州註冊一家名為「實時治療」的公司,後改名為Theranos。她公司的核心業務是提供指尖取血樣檢測診斷疾病的創新專利技術:以2.99美元親民價格檢測一次。一直以來她聲稱她的診斷機器可以測試數百種疾病,有趣的是,事實上許多重量級支持者從沒有看過公司的審計賬目,也沒有看到正式的技術測評報告,但仍為她站台,使不少的創投資金陸續流向Theranos。The rest is history,2015年,有人舉報Theranos的無針驗血診病系統造假,血檢結果不可靠;《華爾街日報》發表了一系列調查報道,揭開了光鮮亮麗背後的秘密,包括檢測結果不準確、報告違規和隱瞞事實等。由此可見,Elizabeth 由一開始就已經便沒有打算做實事。

反觀FTX 的Sam他做的所有東西都是真真切切存在的:從麻省理工學院畢業後,25歲的Sam自資創立Alameda Research和數位交易平台FTX,在短短一年半間已經帶領FTX進佔全球加密貨幣交易所頭四位;2018年,佢更在一次套利交易中,一天內賺取2500萬美元。三年內更入選成為《福布斯》30歲以下最成功企業家年度榜。

這次FTX引發的幣圈爆煲事件,正如我上次所說某程度上都在重覆股票市場歷史發生過的事跡:20-30年前投資銀行亦是如此,那時候的ibank 爆煲,老實說就是「十個煲得九個蓋」,銀行資不抵債便挪用客戶的錢去填公司的數。從我角度來看,加密貨幣本身並不是一種老千工具;Sam靠加密幣交易致富,在《Forbes》報導中如此形容:「他不是個加密貨幣的宣揚者,甚至算不上(加密技術的)信仰者。他唯利是圖,致力於賺取盡可能多的錢,僅僅是為了給出去(雖然他不確定會在什麼時候或給誰)。」,毫無疑問印證了這件工具是被貪婪的人誤用導致爆煲事件重現。
三年的疫情走到現在,全球市場,不論是傳統股票市場還是只有大約十年發展歷史的加密貨幣市場都在歷經低潮。從前的VC(創投基金)都對科網概念不甚興趣,唯獨是web3.0,但走到今天web3.0的下場大家有目共睹;根據諾貝爾獎得主的經濟理論來說,還需要很長的時間令大眾重新建立對投資市場的信任。
(以上評論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投資者須注意投資涉及風險,價格可升可跌甚至變成毫無價值。投資者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詳細閱讀有關之風險披露聲明及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