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車要住港島樓】住西營盤為生活品味定為上車?

- 31 Aug 2020
「上車要住港島樓」,從來都是achievable goal。能力還能力,品味還品味,問題是你到底有沒有搞清楚自己的興趣、目標和要求。我已經不是第一次講西營盤,這裡有不少非傳統豪宅的單棟式設計,以社區層面來講充滿活力,例如壁畫附近的這個住宅大廈。

第三波疫情,似乎稍為回落,動身去見見朋友。友人Anthony家住大坑,清幽得很,本想剷到府上,怎料他硬是不肯,說留在大坑太久,有抗疫疲勞,要去街,建議到深水埗逛逛。這回到我耍手擰頭,感受文青氣質,留給年輕人吧,當日還是週末。一輪討論後,到大家都很久沒去的西營盤。

朋友想去Poise和骨子裡打卡,我反倒有點想念Stone那位捲毛小弟。滿足完大家的所想,兩人沿著正街一路往下走,不知不覺來到藝里坊壁畫街。這個被指是全港第一個大規模的壁畫村,範圍覆蓋由忠正街、奇靈里,一路到石棧里。他忙在畫前打卡,我的心神已經落在那裡的精品住宅項目 —— 藝里坊‧1號。

隨便上討論區地產版,「港島四大貨尾盤」、「西營盤劏戶」、「 堅尼地城售盤 」等等,所以對住宅項目印象特別深刻。最記得的報導標題是:「740萬劏房撻定 買家輸37萬」,代入買家或準買家角度 ,確實會一額汗。

今時今日,不夠一年,恒地卻表示銷情理想,1號現已落成。六月頭首個周末,一手市場旺勢到似乎忘記了病毒,更曾錄得破頂成交,實用二百來呎的開放式單位,以近820萬元成交,實呎超過36,000元,創項目新高。發展商甚至公佈,銷情理想,回應市場需求,第二期的藝里坊‧2號最快9月開售。有時候,結果確實比過程來得更有說服力。

「不平,但似乎真的蠻方便,樓下就是港鐵,有興趣研究一下。」Anthony在旁邊講。當然,對於有能力的中產上車戶甚至舊樓換新樓的準買家,地區勝過一切。要有寧靜社區,同時不失方便,你看他們選擇落戶大坑,便可知一二。住西營盤,坐兩個站即到中環核心商業區,地利優勢帶動區內樓價拾級而上,正常不過。這一帶周邊食肆、cafe、酒吧齊全,方便weekend chill out。重點是區內那種保留慢活節奏,是吸引的。

又,不少我等同輩聽到西營盤都會hesitate,擔心要日日挑戰萬年斜。Artlane位處點西營盤階梯的中下段,而且出門30秒後就到港鐵站,算是釋除了步行的疑慮。當然,年輕買家,who cares。這不是買樓攻略,在Google年代看呎價看數據個個都懂。問題是,當你有一定能力,面對類似的選擇,你只會死看數字,還是會放眼生活上其他因素,再考慮居住之所?你會著重小店、食肆為社區帶來甚麼獨特的社區感嗎?這都涉及所謂的生活品味。

「食神,你餐廳未搞好裝修,晚飯到哪吃?」我笑說,完工當然會跟大家公佈,現在多給3分鐘腳骨力。放寬餐廳堂食後的第一餐晚飯,這次先去Test Kitchen吧,就帶朋友去探探老朋友。
(以上評論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投資者須注意投資涉及風險,價格可升可跌甚至變成毫無價值。投資者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詳細閱讀有關之風險披露聲明及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