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浩文專欄】當人哋討論緊無人駕駛車隊,點解我哋會講緊可唔可以用電動滑板車?

Esquire HK - Kirk Yip
  • 29 Apr 2019

前幾日看報紙,看見了兩單科技新聞,一則來自國際,一則則是本地新聞,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是卻讓我有點感嘆。國際新聞是日前Tesla宣佈,明年推出100萬架自動無人的士,到市場投入服務;而本地新聞則是電動滑板會在2020年放寬使用。

Tesla的記者發佈會自然是科技界的大新聞,在交通上又再開闢一條新血路

Tesla的記者發佈會自然是科技界的大新聞,在交通上又再開闢一條新血路,日後乘客除了有得揀坐傳統的士、Uber之外,還有得選搭Tesla這種新型自動無人的士。但若果仔細思考,便發現早已有預兆,因為企業發展科技,講前瞻性,好似捉棋,行一步想定往後三步。

記得早幾年前,Apple推出支付級指紋解鎖同面部解鎖,就是為Apple Pay同信用卡

記得早幾年前,Apple推出支付級指紋解鎖同面部解鎖,就是為Apple Pay同信用卡鋪路。至於Tesla,最初是電動車,後來有無人駕駛,今年宣佈出robotaxis,那麼下一步會不會與高速隧道TUBE整合,到時候世界又會唔同哂呢?

同樣是科技新聞,國際新聞很多是對未來的展望與發展,姑勿論Tesla最終是

同樣是科技新聞,國際新聞很多是對未來的展望與發展,姑勿論Tesla最終是否能夠研發成功,每次聽到它的消息還是興奮的,小時候覺得好天馬行空的想法,現在有人將它逐步實現。相反本地科技永遠比人落後一步,政府終於提出討論,電動滑板在香港的使用狀況,有機會在 2020 年得到放寬使用,又會研究應該一刀切還是有限度使用,期待能改善香港交通云云。聽起來有點諷刺,或者同Uber一樣,到真的討論夠了,就已經又有新的科技迎上。

當科技早已成為別人生活一部分的時候,我們還在檢討應不應該接納新

當科技早已成為別人生活一部分的時候,我們還在檢討應不應該接納新科技。如今不少國家甚至在機場提供Uber專區,例如墨爾本等等。而我去新加坡,即使沒有Uber,也有Grab這種提供同樣服務的交通服務。當我們回到香港就會發現,是否合法仍是一個問題,但別人早已往更遠的方向發展,Tesal甚至要挑戰Uber,用新的科技取而代之。

每次睇外國新聞也感嘆,也懷念以前的香港。記得小時候,有一次拿著遊戲

每次睇外國新聞也感嘆,也懷念以前的香港。記得小時候,有一次拿著遊戲機搭廣州直通車,查飛的姐姐很好奇我手上的玩意,當時我還洋洋得意,想不到如今立場倒轉,哪個敢說香港比內地行得快和前?我從來不認為香港缺人才、資源,但影響我們科技發展的,卻是自己人。一方面害怕改變,一方面又羨慕其他國家的發展。在發展中面對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有天突然發現,自己雖然沒有失敗過,但原來早已經追不上。

有時科技早已來到,但僵化的思想,才是最大的敵人。

登入 CosMart 投票賺取積分
登入 CosMart 投票賺取積分
Loading...
YOU MAY LIKE
訂閱Esquire接收最新男士資訊及禮遇
Sign up FOR ESQUIRE_PAPER NOW!!
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