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公佈季度業績前是否值得入手? 有4大因素要留意

- 15 Jul 2024
新冠疫情影響下,環球消費模式改變,電商平台成為重要的消費渠道。雖然電商市場競爭激烈,但內地跨境電商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與日俱增,當中拼多多(美:PDD)今年首季度業績亮麗,增長潛力不容忽視。
美國上市的拼多多,不只在國內市場硬撼淘寶、天貓和京東(9618),亦憑旗下的國際版程式Temu令業務推向全球。拼多多將於下月公佈季度業績,績前是否值得入手? 可以留意以下四大因素。

1拼多多績前是否入手的考慮因素:首季度純利增加2倍
截至2024年3月底止第一季,拼多多的收入868億元人民幣,按年上升131%,而去年同期的收入為376億元人民幣,遠高於市場平均預期的759億元人民幣。期內,經營溢利上升275%至260億元人民幣,純利增加246%至280億元人民幣,每股美國存托股票(ADS)盈利20.33元人民幣,增長優於預期。按非公認會計準則(non-GAAP),經營溢利增加237%至856億元人民幣,盈利上升202%至306億元人民幣。

今年首季度,拼多多的在線營銷服務和其他收入(Revenues from online marketing services and others)425億元人民幣,按年增加56%;而交易服務收入(Revenues from transaction services)上升327%至444億元人民幣。期內,拼多多銷售和營銷開支增長44%,主要是由於促銷和廣告活動支出的增加。

2拼多多績前是否入手的考慮因素:「消費降級」造就機會
不少內地電商以「超低價」的產品作招徠,透過「無牌貨」(或稱「白牌貨」(white label),由中國的工廠直接銷售予美國消費者(Factory to Customer,F2C),省卻中間的品牌及分銷商環節,而這些產品的功能或品質往往跟「有牌貨」差無幾,售價往往便宜一半以上。

在經濟暢旺的時候,大家當然將押注在「消費升級」。然而,新冠疫情後內地以至全球出現「消費降級」,Temu以低價策略銷售服裝和家庭用品,正好補足內地三四線城市,同時正好乘勢而起,在美國市場迅速崛起。據市場分析機構data.ai的報告,內地網購平台Shein在2023年是全球最多下載量的購物類應用程式;Temu則排第二位;兩者壓過美國巨頭亞馬遜Amazon(美:AMZN),同時反映美國年輕消費者喜歡價廉物美產品。

3拼多多績前是否入手的考慮因素:TEMU進軍歐美等逾70個市場
拼多多的海外版跨境電商平台Temu在2022年9月登陸北美市場,其後進軍不同地方,巴西為Temu第70個國家據點,目前已觸及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版圖橫跨亞洲、歐洲、北美、拉丁美洲、非洲和大洋洲。

Amazon計劃推出廉價電商平台,以專門銷售服飾、家居和生活領域的廉價「白牌」產品。不過,目前Temu「無牌貨」的價格,一般較亞馬遜類似產品便宜3至4成,相信Temu仍可保持更佳的價格優勢。因此,預料Amazon新措施對Temu影響有限。不過,快手(1024)、美團和抖音等新一代電商平台興起,造成新競爭。

4拼多多績前是否入手的考慮因素:100天線見支持 具反彈訊號
拼多多今年首季度業績優於預期業務,連同全球化策略日漸成熟,長線前景樂觀。集團將於下月底公佈第二季度業績,有望延續增長趨勢。拼多多以上週五收市價142.42美元計,市值約1,978億美元,市盈率為18.9倍。
走勢上,拼多多今年5月24日一度高見164.69美元,期後形成下降軌,惟跌至100天線見反彈,上週五重上50天線。未持貨的投資者可考慮140美元以下吸納,反彈阻力164.69美元,潛在升幅逾17%,不跌穿100天線(即132美元續持有)。
金利豐證券研究部經理黃智慧
trurywong@kingston.com.hk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本人並無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評論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投資者須注意投資涉及風險,價格可升可跌甚至變成毫無價值。投資者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詳細閱讀有關之風險披露聲明及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