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健康vs平安好醫生!點揀好?
港股未有明顯方向,恒生指數在二萬四千點反覆上落。不過,互聯網醫療概念成為市場焦點,股價「勢不可擋」,當中阿里健康 (241)和平安好醫生 (1833)先後破頂,究竟應該如何部署?

新冠肺炎成為催化劑?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市民減少外出,部份地區病患者甚至因防疫要求,無法出外就醫,刺激線上醫療諮詢、線上藥品銷售的需求,隨即惹起市場關注。
發改委早前發佈《促進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綱要》,連同內地兩會下週舉行,估計將對互聯網和醫療保健等料推出政策扶持,有望行業加快「醫療健康+互聯網」行業發展。事實上,中國醫療保健行業規模龐大,目前互聯網醫療在內地的滲透率仍較低,行業未來具有增長潛力。

股價比併 阿里健康市值超30藍籌
互聯網醫療概念股受追捧,當中阿里健康和平安好醫生股價今年走勢凌厲。阿里健康再創新高,週三高見21.5元,年內累計升幅達1.4倍。平安好醫生4月22日高見123.3元,期後高位整固,年初至今增幅達1.2倍。恒生指數目前較年初跌近1成,兩隻股份顯著跑贏大市。
至於市值方面,阿里健康已超過2,600億元,已經追過長和(1)、銀河娛樂(27)、碧桂園(2007)、舜宇光學(2382)等逾30隻恒指成分股。至於平安好醫生,市值亦突破1,240億元。

持倉相對集中 有助推升股價?
翻查中央結算系統持股紀錄(CCASS;有興趣可參考網站https://www.hkexnews.hk/sdw/search/searchsdw_c.aspx),阿里健康有63.8%不在CCASS系統中,當中五大持倉券商-MORGAN STANLEY、德意志銀行、滙豐、JP MORGAN和中信証券,合計持倉26.22%,其餘中介持股9.98%。至於平安好醫生,CCASS內股份佔46.49%,有逾五半的股份不在CCASS,包括滙豐、MORGAN STANLEY、JP MORGAN、花旗銀行和港股通,持倉共有35.47%。
另外,上述兩隻股份,內地投資者可通過滬港通渠道買入;截至5月12日數據,內地投資者持有阿里健康和平安好醫生,分別佔流通股份高達2.09%和5.92%。
金利豐證券研究部經理黃智慧(trurywong@kingston.com.hk)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以上評論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投資者須注意投資涉及風險,價格可升可跌甚至變成毫無價值。投資者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詳細閱讀有關之風險披露聲明及相關文件。EsquireHK.com屬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Group(SCMP)旗下業務,而SCMP為阿里巴巴持有,特此聲明。)

以優惠價訂閱一年雜誌,可獲贈精選訂閱禮品。
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