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限制逐步鬆綁有望,哪些旅遊復甦股值得留意?

- 23 Aug 2022
港府早前放寬入境檢疫措施,推出「3+4」措施後,眼見身邊不少朋友出國旅遊意慾大增。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旅遊業大受打擊,惟經歷逾兩年,全球推進疫苗接種,同時不少國家選擇與病毒共存,各國放寬社交隔離和旅遊限制,預期旅遊業有望由谷底反彈。事實上,近期已經公佈業績的公司,已漸見端倪,大家不妨從中尋找旅遊復甦股。

國泰虧損收窄 重新起飛?
國泰航空(293)以本港為基地的國際航空公司,連同附屬公司香港快運和華民航空,今年6月底機隊合共有228架飛機。今年上半年,國泰虧損49.99億元,較2021年上半年虧損75.65億元,大幅收窄34%;收入185.51億元,按年增加17%,除稅後虧損減少7成至15.01億元。至於過往大為關注的燃油對沖,今年上半年的是平均飛機燃油價格按年增幅85.1%,惟燃油對沖收益按年增加2.2倍至19.88億元,令燃油成本淨額按年增加14%至26.3億元。

隨著本港放寬旅遊政策,旅遊情緒轉趨復甦,集團相信下半年旗下航空公司及附屬公司的表現將較上半年為佳。集團目標在今年底逐步將可載客量和可載貨量,分別增至疫情前水平的25%和65%。走勢上,近日股價在9元水平見阻力,宜候低100天線即8.07元吸納,不跌穿7.5元續持有。

新秀麗扭虧為盈 歐洲銷售增長顯著
新秀麗(1910)核心品牌包括新秀麗、Tumi和American Tourister等,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之下,集團2020年度虧損12.78億美元,2021年度成功扭虧為盈,而今年上半年集團成功扭虧為盈,錄得純利5,630萬美元,而2021年中期虧損1.43億美元,反映集團正逐步走出疫情的陰霾。今年上半年,集團的銷售淨額12.7億美元,按年上升59%,經營溢利和經調整EBITDA成功改善為正數,分別為1.6億美元和1.96億美元。整體毛利率上升4.9個百分點至55.7%。

以地區劃分,按不變匯率基準計算,北美洲、亞洲、歐洲和拉丁美洲的銷售淨額分別增加1.4%(經撇除 Speck則增長 66.2%)、34%(經撇除中國於 2022年和2021年第二季度的銷售淨額則增長53.9%)、159.5%(經撇除俄羅斯則增長180.1%)和151.1%。今年上半年,集團淨減少42家自營零售店(其中37家位於俄羅斯永久關閉),2021年6月底自營零售店的總數為963家。受業績消息刺激,8月18日裂口高開,宜候低10天線約18.5元吸納,中線上望25元,17元止蝕。

復星旅遊文化繼續擴張規模
復星旅遊文化(1992)經營渡假村和酒店業務,以及提供旅遊和休閒解決方案。今年上半年,集團虧損約1.97億元人民幣,較2021年中期虧損20億元人民幣大為收窄。期內,經調整EBITDA轉虧為盈,錄得正數約11.95億元人民幣。2022年上半年,Club Med營業額57.43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336%,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90.2%。
集團計劃繼續擴張規模,Club Med今年下半年再開設4家新度假村,在2022年至2024年間繼續推進17家全新度假村的開業,並以Casa Cook、Cook’s Club和其他衍生品牌在2023年底佈局不少於30家酒店,支持業務增長。走勢上,近期橫行整固,中線目標13元,不跌穿9.6元續持有。
金利豐證券研究部經理黃智慧(trurywong@kingston.com.hk)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本人並無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評論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投資者須注意投資涉及風險,價格可升可跌甚至變成毫無價值。投資者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詳細閱讀有關之風險披露聲明及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