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導演林超賢 | 紅海行動

Esquire HK - Casper Li
  • 27 Feb 2018

港產警匪片一向是香港電影的獨有戲種,大導林超賢更拍過叫好叫座的《證人》、《線人》、《魔警》等作品。槍林彈雨之後,新戲《紅海行動》更將製作規模升至軍事級別,電影出動到坦克及航海軍艦。走出香港遠赴摩洛哥拍攝,林超賢追求的,就是電影創作的突破空間。

林超賢 紅海行動

有報導說《紅海行動》是你從影以來拍攝上最艱難、最苦的一部電影,難度在哪?
林:因為這是我第一次涉獵戰爭題材,製作規模相當浩大,更要在摩洛哥一些落後地區逗留半年,太多事情留以預計。 尤其是醫療安全方面,因為很多戲份都是演員親身演出,萬一發生意外嚴重受傷的話,如何是好呢?另一因難是跟中國海軍合作,試想像六艘軍艦一同掉頭轉向,已經需耗時超過一小時,跟六輛汽車掉頭完全是兩回事,拍攝非常因難,不能跟以往的警匪片相提並論。

拍攝最苦又在哪方面?
林:最苦則是當地嚴竣的生活條件,食物完全不是自己口味, 無論你吃的是雞或羊,調味都一樣,吃甚麼也是同一味道,好「惡頂」。住宿條件亦很惡劣,因為我們由大城市拍到偏僻地區,酒店房中有很多不明的昆蟲咬人,再加上沙漠的溫差很大,對演員來說,這是很艱苦的,足以摧殘整個人。

林超賢 紅海行動

近年香港多了以本土為題材的電影,警匪片反而少了,你認為當中的原因是甚麼?
林:香港確實出產很多警匪片,又因為已經拍過很多同類題材,發揮空間自然愈少;加上在香港市區拍攝愈來愈多限制,難以獲得政府批文亦是局限之一。香港警匪片就是要狠,不狠就不精采,那不如不拍好了。所以我選擇去另一個地方拍攝,尋找突破空間,這是我們創作者的追求。



林超賢 紅海行動

由本地警匪題開始,再到軍事級別的《湄公河行動》及《紅海行動》,電影製作規模愈來愈大,這是你刻意舖排的嗎?
林:我的電影製作規模確是愈來愈大,這就如砌拼圖一樣,今日砌幾十塊的,總有一天想挑戰一千塊向難度挑戰,我就是這樣一路走來,由本地警匪題材《證人》、《線人》、《魔警》,再到軍事級別的《湄公河行動》及《紅海行動》。

林超賢 紅海行動

你好何看今天盛行的電腦特技?
林:今時今日,電影很多畫面都可以靠特技完成,但很老實說,我們的特技水平始終難以跟荷里活比擬。本來辛苦想出來的戲份,最後將成敗交給特技,出來的效果若不滿意,就會影響整齣戲的觀感。其實運用特技要視乎戲種,奇幻電影可以天馬行空,但以現實為題材的電影就有相當難度。例如要炸毀中環,大家都熟悉這個地方,處理得不好,觀眾便會覺得很假,所以要在寫實片上運用特技其實更困難吃力。

你喜歡看哪類型的電影?
林:雖然我是導演,但其實都是觀眾。由於我的作品都是動作片為主,所以我一定觀看較多動作電影。不過戲種不限於此,例如我也欣賞了《La La Land》三遍,好看出色的電影我便會觀看。

林超賢 紅海行動

你喜歡看英雄電影嗎?
林:你見我買了不少英雄模型玩具,但其實我不太好這些英雄電影。我不過是欣賞這些玩具的精緻,它們造得很仔細。沒錯第一次看《蜘蛛俠》真的很震撼,因為從未見過有特技令角色在城市飛來飛去。但去到第三集, 再沒有新意,都不想看了。我認為戲劇最重要是令歡眾肉緊戲內的角色人物。

最近看過哪部電影令你印象特別深刻?
林:最近令我特別深刻的是《廣告牌殺人事件》,它很有意思,是有反思性的好電影。

林超賢 紅海行動

從事電影業超過20年,電影對你的意義是?
林:電影給我一個自我渲洩的途徑。若有一件事或一種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很感動我,很值得我欣賞的,我會藉電影跟觀眾分享,這便是電影對我最大的意義。

如果不做導演的話,你最想從事甚麼?
林:我會做探險家,因為我喜歡探索新鮮刺激的事。世上有人避開難題,但我偏偏喜歡衝向它、解決它。

登入 CosMart 投票賺取積分
登入 CosMart 投票賺取積分
Loading...
YOU MAY LIKE
訂閱Esquire接收最新男士資訊及禮遇
Sign up FOR ESQUIRE_PAPER NOW!!
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