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三世書(二)

Esquire HK - Desmond Chan
  • 1 Oct 2017

隨著Ford把汽車大眾化後,世界各地對汽車的需求猶如火箭般提升,不論是柴油或汽油車,總之汽車頓時成為了一種新興產業,由代步工具成為了「自由」的代名詞。但勢估唔到汽車行業中,冒升得最快的竟是日本車,可能是價位低,又可能是省油,還是大家對日本的嚴謹有著一份愛慕?總之日本車的出現正好更進一步把汽車貼地與生活化。

日本車稱霸香港市場

基本上,今天我們走在香港街頭,滿街都是日本車。而事實上,單是2016年五月至2017年一月這九個月中,全港各品牌共售出了三萬多架汽車,Toyota便佔據了八千多架,平均每個月大約售出900架!遠遠把歐洲名廠車如Mercedes-Benz、BMW、Audi拋離,而只要Toyota及Honda的銷量加起來,便幾乎是市場銷售量的一平。

日本車比較適合香港

我們今天買車還是會問「日本車還是歐洲車好」,這其實是一個沒有一定的答案,因為每個人的資金、喜好、需求都各有不同,很簡單,性價比決定一切,絕不是日本車比歐洲車便宜,所以前者一定比後者遜色。你看看今天香港滿街都是Toyota、Honda、Nissan等日本品牌汽車,百多萬一架日本國寶級跑車GT-R仍然有價有市,你就知道「日本車還是歐洲車好」、「當然是歐洲車好,話晒來佬貨」等這些思想或問題是多麼的落伍。

如按性價比來分辨日本車還是歐洲車的優劣,以香港的路面需求情況來說,或許日本車真是比較適合香港。因為全港開得最快的公路的最高時限速也不過是110km/h,歐洲車的大馬力根本並未能盡情發揮。反而在百物騰貴的環境下,香港人對日本車點到即止的馬力所帶來的慳油、靈活更是喜愛。而最重要的是日本車的門檻較歐洲車低,性價比絕對比歐洲車高。若你在香港真是以車代步,駕著一架數百匹馬力的林寶堅尼或可攀山越嶺的Land Rover穿梭於橫街窄巷,以功能計真是大材小用了。

日本車還是歐洲車好?

而事實上,你問我日本車好揸嗎?我認為日本車的確比歐洲車更有一種更親民的感覺,但我一個人的意見並不代表全部。根據德國某最大汽車雜誌曾對其讀者作出過調查,儘管大部份的名牌靚車都是出產自德國,但德國人心目中品質最好的汽車,竟清一色都是來自於日本品牌。連德國人本身都認同日本車更高一班,看來為不少還在問「日本車還是歐洲車好」的車迷解答了不少疑雲。

童年回憶的助力

另外,有一點是非常有趣的,就是為何亞洲,尤其香港地區,日本車的銷量都遠比歐洲車的好?不多不少來自於80年代日本動漫《頭文字D》的影響。今天有能力買車的朋友大多成長於《頭文字D》的日本跑車熱潮之下,當年哪個男孩不曾以為自己是拓海?哪一個男孩長大後不想擁有一部GT-R?哪個男孩不想買台日本車改爆佢?所以千萬不要小看動漫的力量,即使他們長大後最終都沒有買一台真正的AE86或GT-R,但至少Toyota、Honda、Nissan等的日本車在他們心目中都有著不比歐洲車低,甚至更高的地位。隨着日本車大行其道,人類對於汽車的要求不僅是代步,而是一種可以融入於生活的貼地用品,慳油、耐用、可靠、親民價位把汽車更進一步成為人類不可不依賴的工具。

說起《頭文字D》,大家最想擁有哪位主角的座駕?武內樹的Toyota Corolla Levin SR(AE85)?

藤原文太的Subaru Impreza WRX type R STi?

高橋涼介 Mazda Savanna RX-7(FC3S)?

須藤京一的Misubishi Lancer Evolution III GSR(CE9A)?

日本GT-R跑贏世界

說到日本車,當然少不了GT-R。日本車不單止用於生活層面上一流,速度與馬力同樣說來便來,不輸給任何一台歐洲車。單是一台日本國寶級跑車GT-R,就勝過不少歐洲跑車。自1995年,德國紐伯靈賽道上一鳴驚人後,直到近年仍然是該賽道上的冠軍,曾創出7分8.68秒的佳蹟。最新一代的是GTR Nismo更可輸出600匹馬力之多!

登入 CosMart 投票賺取積分
登入 CosMart 投票賺取積分
Loading...
YOU MAY LIKE
訂閱Esquire接收最新科技資訊
Sign up FOR ESQUIRE_PAPER NOW!!
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