紳士大哥︱錯愛英國樓(上)

Jack Forest
  • 11 Dec 2017

香港人喜歡買磚頭保值當投資是出了名的,但香港的樓已經貴到正常人都買唔起,最近不時聽到身邊有人決定在英國買樓投資,會不會是個好選擇?

雖則淡友唱樓市會有下調,但論調講足十年,樓市就升足十年,縱觀全球趨勢,由香港開始然後到悉尼、倫敦等地方,一眾國際大城市的房價樓價都像是坐了火箭似的在上升。

如此大環境下,不少人都會覺得,在英國買樓投資一定無衰啦﹗純粹講大市的話,英國樓最明確的風險在於早前通過了脫歐公投,兩年過後到時會不會有調整?大家相信都已經有早有打算,我也不打算跟大家財經透視。想講的,反而是一種香港人過於理想化的普遍信念,竟然有機會讓你狠狠的仆到直。

在經歷過英治時期的你我,對於英國都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歸屬感。英國文化中處處顯露文明理性,秉公持平的印象深入人心。不少人也許都像我一樣,只要聽到牌子產品是源自英國,多少就已經有了信心。

英國樓也一樣,買的時候,你會想,英國佬有文化,起樓肯定不會有強國式的豆腐渣,樓宇質素一定有保障吧。我直接告訴你,這誤會一點不美麗,而是錯得離譜。

先熱一下身,講小問題。我在香港和英國都有不少睇樓置業經驗,英國樓的裝修造工,要和香港相比較的話,差得可是相當之遠。香港的裝修師傅或者真是工多藝熟,又或者香港客人特別挑剔,屋子裡的裝修在細節上呈現的品質,一般來說會明顯優於英國的裝修工人。

然而這些算不算得上重要?我覺得不過小事,因為以同一個價錢,你在英國買到大幾倍的地方,你心裡已經舒服了,天花不能滑得像塊鏡、牆角有些許不夠直、玻璃膠黏得不夠準,粗少少的裝修,根本走不進你的眼睛。又甚至,你買樓,本來就不是給自己住,只不過租給某位過來讀書的亞洲學生,只要整整齊齊就無投訴啦。

這樣想沒錯,因為真正要發生的問題,可以遠遠巨大過裝修做得唔夠好。

英國有沒有豆腐渣樓?我敢說,有,而且不少。不過所謂的豆腐渣樓,和強國的豆腐渣成因卻不一樣。強國豆腐渣樓的出現,怪的是黑心發展商要賺到盡,連發泡膠都可以當石屎。

而英國的豆腐渣,說是一開始立壞心腸所致有點苛刻,但是純因為發展商貪錢所致則無鬧錯人。簡單要解釋原因,就四個字「力有不逮」。

正如文章開始所述,英國樓市在近年經歷著類似香港般的持續升幅。政府剛剛公布的數字看,八月份的英國平均樓價就比去年同期升了5%。外來投資者的資金持續流入,和英國就業人數保持上升,都令英國的樓宇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情況。

要滿足市場,前首相卡梅倫2015年時說到每年需要建造多達20萬間屋來應付本地人的住屋需要,這數字可不算少。

英國本地新樓盤推出的時候,很多時都是由發展商自己安排銷售而不求於代理商,如果你有試過計劃在英國置業,也許都會經歷過樓盤推出時,見到有心儀的單位或是房子,想要和發展商多作瞭解,電郵電話都用齊,對方卻顯得愛理不理。

這並非因為對方歧視外來的投資者,而是他們根本應接不暇。你問多兩問,兩三日後便會發現想要的目標已經售出。

從這一事例,你便會明白到,英國的樓市之熾熱,甚至乎不亞於香港。尤其是一些熱門地區,例如倫敦市內,又或是各大名校旁邊的屋宇,情況尤其誇張。

樓市熾熱,而英國的土地又不似香港般短缺,帶來了地產發展商瘋狂建屋的情況。可以想像,只要建好一間屋就立即有人買。有生意,唔通唔做?有錢,唔通唔搵?

登入 CosMart 投票賺取積分
登入 CosMart 投票賺取積分
Loading...
YOU MAY LIKE
訂閱Esquire接收最新男士生活資訊
Sign up FOR ESQUIRE_PAPER NOW!!
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