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大館美食推介】品嚐皇室印度菜 PRINCE AND THE PEACOCK 必試招牌牛油雞+咖哩角

- 23 Jan 2025
位於大館中央裁判司署二樓的 Prince and the Peacock,自開業以來憑藉其精緻的印度菜餚與華麗的裝潢,迅速成為中環最熱門的餐飲目的地之一。
即便是平日,餐廳也幾乎場場滿座,建議提早訂位。這家由 Black Sheep 集團創辦人 Syed Asim Hussain 與總廚 Palash Mitra 攜手打造的餐廳,將印度皇室饗宴的風味帶到香港,並以其精心設計的用餐空間,如同置身於拉賈斯坦的宮殿之中。

從設計到氛圍:猶如置身皇宮的用餐體驗
走進 Prince and the Peacock,彷彿踏入一座充滿異國情調的現代化印度宮殿。
由屢獲殊榮的設計師 Joyce Wang 親自操刀的內部設計,靈感來自土邦皇公華麗的服飾與印度傳統頭飾的寶石色調。
用餐區內的每一處細節都精雕細琢,充滿異國風情,讓人不禁拿起手機拍照留念。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餐廳的洗手間,設計華麗得宛如藝術品,被foodie們稱為「全港最美的餐廳洗手間」。

菜式亮點:將印度皇室風味帶到餐桌
餐廳的菜單涵蓋湯品、前菜、主菜(家禽、羊肉、海鮮)、素食、慢煮菜式以及甜點等9大部分,無論是傳統經典還是創新料理,每一道菜都力求還原印度的獨特風味。
如果是第一次來的話,當然不可錯過招牌Murgh Makhanwala牛油雞(HK$198)及Patti Samosa咖哩角(HK$138),但我更期待的一定是餐廳推出的全新菜式!
想知道PRINCE AND THE PEACOCK 還有甚麼招牌菜?延伸閱讀:中環印度菜新選擇!大館Prince and the Peacock感受向印度土邦致敬的宮廷菜式

全新菜式以正宗印度皇室風味為主題,首先登場的是口感絲滑的蘑菇煙燻綠杏仁濃湯Kumbh Badami(HK$108),靈感來自莫臥兒王朝獨特的勒克瑙風味。這道湯品的魅力在於它的豐富層次,絲滑細膩的濃湯以煙燻蘑菇為基底,搭配綠杏仁的溫潤口感,展現出優雅的平衡感。煙燻香氣與濃湯的柔滑融合,第一口便能感受到濃郁卻不厚重的餘韻,是一道撫慰味蕾的佳品。

泥爐烤和牛小排Boti Kabab(HK$218)是向印度 Hyderabad 美食致敬,以傳統泥爐烤製的方式處理和牛小排,令肉質既保有鮮嫩多汁,又帶有泥爐獨特的焦香。香料的醃製提升了牛肉的天然風味,每一口都能感受到牛肉的細膩口感和大膽香氣的碰撞,是適合肉食愛好者的一道主菜。

椰子罌粟燒汁慢煮三黃雞腿Pandhra Rassa(HK$268)以慢煮技法完美展現雞腿的嫩滑多汁,內餡由雞肉、開心果和多種香料混合而成,為傳統風味注入新意。燉煮在濃郁的椰子和罌粟籽燒汁中,整體香氣溫潤而不失濃烈,令人感受到印度皇室美食的精緻與豐富。

南印度風椰奶咖哩龍蝦Lobster Moilee(HK$428)是一道充滿 Kerala 海岸風情的海鮮料理,以龍蝦的鮮甜作為主軸,搭配椰奶、生薑和咖哩葉的濃郁調味。咖哩的香氣層次分明,初入口時椰奶的香滑佔據主導,隨後生薑與咖哩葉的微辣尾韻慢慢浮現,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

源自 Kerala的香醋醃煎龍脷魚Meen Porichettu(HK$678),以香醋醃製的龍脷魚為主角,經過煎烤的處理方式,魚皮酥脆,魚肉則保持鮮嫩多汁。魚肉吸收了香醋的酸香,再經過烤鍋處理後,多了一層煙燻的深度風味,是一道適合多人分享的佳餚。

素食薯仔薄片Aloo Katliyan(HK$158), 靈感來自印度 Mughal 帝王的素食菜餚,以薄切馬鈴薯片結合芳香辛料精心烹製,展現出薯仔的柔滑口感與香料的多層次氣息。每一口都帶有輕微的脆感與香料的溫暖,是素食愛好者的絕佳選擇。

北海道扇貝香料飯Scallop Ratan Pulao (HK$328),採用 Mughlai 傳統的 Dumpukht 烹飪技法,將短粒紅米、海生菜與北海道扇貝結合,讓米飯吸收扇貝的鮮甜和香料的濃郁,並在密封容器中慢慢燉煮,呈現出一種優雅而奢華的印度抓飯風味。扇貝的嫩滑與紅米的彈牙口感相得益彰,令人回味無窮。

PRINCE AND THE PEACOCK
地址:中環亞畢諾道 1 號2樓大館中央裁判司署二樓
電話 :21546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