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奇才逆襲】23歲仔「辭職唔撈」轉行賣雪糕 5年砌出1.6億王國!

- 25 Sep 2025
Neil Hershman 的故事,乍聽像一個都市傳說。2019 年,他還在華爾街對沖基金工作,日子看似光鮮,卻總覺得自己與 Excel 格子格格不入。他需要的不是數字遊戲,而是能觸碰到人群、與產品打交道的真實感。每天上下班,他經常光顧一家位於紐約 Murray Hill 的Frozen Yogurt店 16 Handles。在那裡,他看見孩子們端著五顏六色的乳酪杯笑著跑出店門,看見學生邊聊天邊自拍,也看見店舖因為缺乏新意而逐漸冷清。他開始思考:或許這不只是乳酪,而是一個可以被重塑的文化場所。

23 歲那年,他做出大膽決定:辭掉金融業工作,用僅有的 16 萬美元積蓄,加上一筆 40 萬美元貸款,買下了自己最熟悉的一家 16 Handles 加盟店。
從此,他不再是穿著西裝計算衍生品利差的分析師,而是身穿工作制服、每天從早開門到晚關店的乳酪老闆。
他親自收銀、清潔、調配口味,甚至連地板都自己拖。最初的幾個月,他沒有任何員工輪班,每一個班次都由自己完成。辛苦不必多言,但他卻形容這是人生第一次真正感受到自己「擁有一個事業」。

然後疫情來了。實體餐飲陷入冰河期,競爭對手紛紛撤退,分店一間接一間關門。
Hershman 卻敏銳地看到機會,那時租金大幅下降,市場空缺反而為擴張打開缺口。當其他人選擇收縮時,他反其道而行,不斷收購、加開分店,把自己從一家小店的經營者,變成擁有六家分店的最大加盟主。
他總結這段經歷時說過一句話:「當大家都害怕時,我選擇加倍投入。」這樣的逆向思維,讓他迅速在品牌內部嶄露頭角。
IG @16handles
2022 年,他決定更進一步,直接出手收購整個 16 Handles 品牌。
用6家店鋪作為抵押,加上外部投資人的資金,他把原本逐漸老化的優格連鎖握在自己手裡,成為 CEO,開始進行徹底改造。他明白,要讓品牌重生,必須打破舊有模式,於是從產品、行銷到體驗全面翻新。
他推出奇思妙想的限定口味,例如哈利波特主題乳酪、魷魚遊戲聯名、甚至法式薯條風味,這都每一次在社交媒體上掀起話題。店內則增設純素、低糖選項,迎合健康飲食的潮流。

Hershman 同時強化數位行銷,把會員制度、外送平台、CRM 數據分析結合起來,將Frozen Yogurt從一個「即興甜點」變成一個有溫度、能沉澱社群的日常消費。
顧客不僅僅是來買一杯乳酪,而是來參與一場潮流體驗。他的理念很直接:冷凍乳酪要變成「平價奢華」的生活小確幸。
8 到 10 美元的消費,既不會造成負擔,又能在日常中創造快樂,這正是千禧世代與 Z 世代最願意埋單的感覺。
五年過去,16 Handles 的營收從低谷躍升至 2060 萬美元,分店數量從紐約一路擴展至全美,正邁向國際化。
Neil Hershman 也從當初被嘲笑「放棄高薪金融去賣乳酪」的年輕人,成為全美冷凍乳酪帝國的掌舵人。
他說自己最大的成就感,並不是數字上的翻倍,而是當他走進任何一家門市,看到顧客端著優格杯笑著自拍,聽到孩子吵著要吃新品口味,那一刻,他知道自己真正改變了品牌的命運。

這一切聽起來像一場戲劇化的逆襲,卻沒有任何捷徑。它是他親手拖過的每一塊地板、迎接過的每一位顧客、下注過的每一次風險,疊加起來的成果。
Neil Hershman 用一勺乳酪,撐起了一個關於創新、勇氣與堅持的創業神話。
(以上評論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投資者須注意投資涉及風險,價格可升可跌甚至變成毫無價值。投資者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詳細閱讀有關之風險披露聲明及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