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肆虐!英國樓市開始出現沙士式割喉價

- 31 Mar 2020
巴菲特的金句「別人貪婪時恐懼,別人恐懼時貪婪。」相信每個經歷過沙士的香港人都有很深的體會。當年疫症之下,很多人當作世界末日般恐慌性地拋售物業,樓市大挫。當中尤以疫症集中地淘大花園受影響尤其嚴重,用「賤賣」仔形容當時情況絕不為過。

沙士過後,香港人半開玩笑地說,學到了下次疫症來臨時,最緊要看準時機入貨,卻是不少人心裡面真正所想。因為自沙士低潮後,香港的樓市反彈之勢歷年不衰,直到今天成為世界之最,不少人只能望價輕嘆。
來到2020年,武漢肺炎的恐怖比起當年沙士有過之而無不及,全世界都陷入停擺當中,但香港人也許在暗中期待的樓價大跌始終未有出現,最大原因,自然是因為香港人一早就「學乖了」。

疫病也許破壞力巨大,但香港的樓市需求之大,及人均資產之高,加上香港的穩固國際地位,都足以幫助香港走出任何逆境,所以有人苦等的樓價下調即使出現,幅度也終於有限。
但同一個故事換到英國又如何呢?

我英國工作室的業主本身是個地產中介,他也許覺得我真的是有錢過李嘉誠,最近頻頻傳送一些筍盤資料給我看,老實講,如果有充裕資金,我真會二話不說大手入貨。

從他傳送過來的物業資料當中,可以發現現時在倫敦中心地段已經開始出現了一些「跳樓價」的物業進入市場上。這些物業當中有些的期望價甚至低於周邊參考市值的70%,如果再加上現時英鎊低見大約9元的匯率,這減幅絕對驚人。

當年出現在香港的這些現象,現在出現在倫敦,如果你對這城市的長遠未來有信心的話,實在相當誘人的投資。就國際地位來說,倫敦的重要性從未動搖過,而且這城市的樓價在過去一百年都一直在穩定地增長著,幾次小調整如雷曼事件,其復元速度都相當之快,特色和香港很接近。

不過講到底,我這個業主一直把這些資訊傳給我也是無可奈何,因為通常這些「跳樓價」筍盤要入手的話,都有兩個先決條件,就是「現金」及「迅速」。

這些極具競爭力的價格,基本上一進入市場,快則幾個小時就會被掃走,即使你打算做按揭,也只能先以全數現金支付之後再拿著樓契去找銀行,簡單講就是,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
(以上評論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投資者須注意投資涉及風險,價格可升可跌甚至變成毫無價值。投資者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詳細閱讀有關之風險披露聲明及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