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肆虐!英國經濟進入冰河時期?

- 20 Mar 2020
自從Boris Johnson提出了震驚全球70億人的佛系抗疫法後,英國人開始出現大規模恐慌。向來自詡甚麼事都「Keep Calm and Carry On」的英國人已經不再聲大大嘲笑戴口罩的華人,取而代之的是他們口罩繼續不戴但其實更多是留在家不出門,或早早就去超市搶買屯。

學校開始因為學生及教師不出勤而陷入停擺,就在3月17日政府出公告說會停收商業稅Business Rate後,商鋪更出現大規模關門潮。現在市面上商店沒幾家在營業,平日人頭湧湧的倫敦街頭也成了《28日後》般冷清蕭條。

最能反映市況的英鎊跌至1對9.4港元的水平,我有朋友在倫敦中心擁有50個物業用以放Air bnb現在全部空置,可想而知環境有幾差。
那我們開始問,接下來會發生甚麼事?

作為香港人,我難免記起2003年沙士時候,香港人得到的最大教訓,不是「洗手、洗手、洗手」,而是「買樓、買樓、買樓」。
跟兩位從事地產行業的當地朋友談過,發現他們原來不知道當年沙士令香港樓價大跌,並在其後迅速反彈,既害慘了不少人,也讓不少人發了達。

即使疫情可以在不久之內受控,但英國整體在下半年的經濟發展肯定不會有多好,是既定事實。樓價、租金等向下的可能性非常之高。
只不過倫敦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城市?其實紐倫港三地之所以無可取代,正是由於其潛在實力,足以讓她們跨越大部份問題。

當年沙士之後,香港可以強勢反彈,作為歐洲的最重要城市,倫敦也有著類似的條件。
這一刻持有物業的人可能會較為擔心,因樓市下調壓力導致他們的資產淨值會有大幅度下降。但除非他們有按揭在身會出現負資產問題,守一陣子相信問題自然會漸漸減退。

相反如果這時候手上有的是現金,相信不少人已經在虎視眈眈準備趁低吸納,如此一來,香港因為有沙士經驗,樓價相信會繼續穩定,但遠在彼邦,倫敦也許正會有新一波機會湧現。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估計的反彈在倫敦出現的機會不低,但如換到其他城市,則不一定如此樂觀,大家可以考慮一下。
(以上評論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投資者須注意投資涉及風險,價格可升可跌甚至變成毫無價值。投資者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詳細閱讀有關之風險披露聲明及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