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爲人知的英偉達創始人】Curtis Priem若未套現Nvidia股票 今日或成世界第7大富豪 他變現後,卻做了令人感動的事⋯⋯

- 24 Sep 2024
Nvidia(輝達)的成功和股價飆升帶來了巨大的財富效應,尤其是在AI技術熱潮的推動下。然而,這些財富效應並非所有員工都能享受到。儘管公司提供了像員工股票購買計畫(ESPP)這樣的長期激勵機制,許多員工仍選擇在股價上漲到一定階段時將手中的股票變現,錯失了後續股價飆升帶來的巨大利益。一些員工可能急於改善生活品質,購買房產、豪車或其他奢侈品,但這樣的短期行為與那些堅持長期持有股票的同事相比,財富差距逐漸拉大。這也使得那些選擇持有股票的員工,最終成為輝達財富傳奇中的佼佼者。

隨著輝達的股票持續飆升,公司的內部管理也面臨著新的挑戰。許多員工因股票增值而選擇提前退休或減少工作投入,這讓公司需要調整策略來應對。輝達為這些員工提供了「半退休」的工作模式,以確保公司能繼續運作順暢,但這也顯示了財富效應對公司文化與管理的影響。如何在確保員工享受財富自由的同時,保持他們的工作動力,成為輝達管理層需要解決的難題。

提起Nvidia,你可能只會想起黃仁勳老大,其實與他一起創辦人公司的Curtis Priem的故事也顯示了上面這種選擇的影響。作為一位擁有許多技術專利並參與設計了世界上首款圖形處理器的創始成員,他在輝達的早期貢獻不可忽視。然而,Priem早在輝達市值達到巔峰之前,就選擇套現股票。與選擇長期持有公司股票的普通員工相比,Priem儘管曾是輝達技術的核心人物,其最終的財富卻並未能匹敵那些堅持持股的員工。

Curtis Priem 的故事是一個關於科技創新、慈善奉獻與個人選擇的典型案例。他是輝達聯合創始人之一,並在1999年公司上市後不久,將自己持有的4分之3輝達股份捐給了他所創立的「普里姆家族基金會」,主要針對大自然保護與教育事業進行捐款與活動。這一決定使得基金會如今的資產約達1.6億美元,但也導致普里姆錯過了隨後輝達股票暴漲所帶來的財富增長。

普里姆是位有著近200項專利的發明家,在擔任輝達技術長的十年間,為公司的核心技術架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是輝達早期成功背後的重要推手之一。然而,普里姆在2003年選擇從輝達退休,並於2006年將剩下的所有股份也一併出售,徹底退出輝達,專注於慈善事業。他透過基金會對母校倫斯勒理工學院(RPI)進行了巨額捐款,累積超過2.7億美元。

儘管他捐出了大部分財富,但普里姆並未完全免於遺憾。他在一次採訪中坦承道:「我做了一些有點瘋狂的事,我希望我能多保留一點股份。」如果普里姆當初保留了他的大部分輝達股票,今天他的身價可能會達到1,400億美元,足以讓他成為全球第7大富豪,位列黃仁勳和比爾·蓋茨之間。

如今,普里姆的個人資產初估僅剩約3,000萬美元,相較於他對RPI的捐款規模相形見絀。他也選擇了與世隔絕的生活,住在加州一處偏遠的牧場中,享受自然與家庭生活。然而,儘管如此,普里姆依然保持著對教育與慈善事業的強烈關注,並透過家族基金會繼續支持量子計算等前沿科研項目。

目前,普里姆的家族基金會已經大幅投入RPI的研究項目,包括捐贈7,500萬美元幫助該校安裝世界首台大學校園內使用的量子計算機——IBM Quantum System One。這筆投資顯示了普里姆對量子計算未來發展的信心,以及他希望通過這一技術,將紐約哈德遜河谷打造成量子計算研究中心的願景。

普里姆知道,他的基金會將在2031年結束,屆時資金將耗盡。他表示:「當錢花光的時候,就是我真正退休的時候。」他坦言,儘管錯失輝達股票的巨大潛在財富令人遺憾,但對他來說,將資源投入慈善和教育事業,已成為他尋找人生意義的方式,也為他帶來了內心的慰藉。
(以上評論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投資者須注意投資涉及風險,價格可升可跌甚至變成毫無價值。投資者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詳細閱讀有關之風險披露聲明及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