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界的潮流指標】Jellycat如何打造情感連結 贏得年輕消費者芳心?

- 05 Sep 2024
在當今快速變遷的消費市場,傳統的玩偶產業常被貼上廉價與平庸的標籤,但來自英國的 Jellycat 以其獨特的設計理念和市場定位,成功顛覆了這一認知。
自1999年成立以來,Jellycat 憑藉「醜萌」風格與療癒屬性的玩偶風靡全球,特別是年輕人群體,讓這個原本不起眼的品牌成為了一種時尚象徵。
Jellycat 究竟如何在競爭激烈的玩具市場中脫穎而出?

對許多初見者而言,Jellycat 的玩偶或許顯得有些「古怪」,但這種設計恰恰擊中了消費者的情感需求。
以 Bashful Bunny 為例,這款原價30美元的玩偶在絕版後,在 eBay 上的價格飆升至1,299美元。
而在中國的二手平台閒魚上,一隻絕版的塞西爾雞標價6,688元,小號絕版兔子則標價5,999元。
這不禁令人驚嘆,究竟是什麼樣的魔力讓消費者心甘情願為這些玩偶支付高昂的溢價?

根據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Jellycat 的熱門產品加價幅度達20%,日常產品也有10%的升幅。
這樣的價格變化在其他玩具品牌中罕見,但 Jellycat 的產品設計不僅具備視覺吸引力,更承載了豐富的情感價值,這是品牌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打破傳統玩具市場的創新策略
Jellycat 的名字來自創始人四歲兒子的天馬行空的想像,將果凍(jelly)與貓咪(cat)兩個看似不相關的元素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品牌的獨特個性。
自創立以來,品牌一直秉持著「柔軟與溫暖」的理念,並以擬人化設計為核心,創造出如 Bashful Bunny 等一系列能觸動人心的玩偶。
每個玩偶背後都有自己的故事,例如品牌將已經絕版的玩具稱為「退休員工」,賦予其一種仿佛是家人般的情感連結,這樣的設計成功吸引了包括成年人在內的廣泛群體。

2014年,Jellycat 進行了策略性調整,重新定位為全年齡層的禮品品牌。品牌設計靈感廣泛,包括奇幻動物、蔬菜水果、植物花卉甚至食物和飲料等,這樣的創意大大擴展了消費群體。
同時,Jellycat 還推出了兼具實用性與趣味性的周邊產品,如嬰兒安撫奶嘴、包包和掛件等,讓其不僅僅局限於玩具市場,更進入了禮品和家居裝飾領域。

社交媒體的推波助瀾
除了產品本身的優勢,社交媒體的助力也是 Jellycat 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透過 Instagram、Facebook 等平台,Jellycat 積極與消費者互動,展示其可愛且充滿個性的玩偶形象。不僅如此,眾多明星與名人在社交媒體上曬出與 Jellycat 玩偶的合照,也為品牌帶來了巨大的曝光度。
例如,David Beckham 的女兒 Harper Seven、Thomas Cruise 的女兒 Suri、劉亦菲和陳偉霆等都曾分享過 Jellycat 玩偶的照片,這樣的明星效應進一步推動了品牌的全球知名度。

商業成功與未來展望
Jellycat 的成功並非偶然,其背後是對消費者心理的精準洞察與情感聯結的有效構建。
根據2022年的年度報告,品牌營收達1.46億英鎊,年增72%。
2024年5月,Jellycat.com 的報告顯示其月營收為874.2萬美元,轉換率為5.5%-6%,平均訂單價值在75至100美元之間,這些數據都證明了其卓越的市場表現。

在繁忙且節奏快的現代生活中,Jellycat作為毛公仔品牌已超越了單純的商品功能,成為一種情感的寄託與生活中的一絲慰藉。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Jellycat需要緊貼消費者的喜好和需求,保持品牌的獨特性和創新,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透過不斷調整產品策略,推出更多針對不同年齡層的產品,Jellycat有機會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贏得更多消費者的青睞。
(以上評論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投資者須注意投資涉及風險,價格可升可跌甚至變成毫無價值。投資者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詳細閱讀有關之風險披露聲明及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