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澄清風波:鄭志剛新公司劃清界線 鄭家純慨嘆變局求生?

Esquire HK - Katie Ho
  • 30 Sep 2025

「時勢不由人,然變局如潮,何以舟楫?」鄭家純的感嘆,恰是新世界發展當下處境的最佳註腳:高利率、內地房地產深度調整、本地消費結構轉向三股逆風同時襲來,傳統重資產、高槓桿模式被迫退潮。2025 財年,新世界連續第二年錄得股東應佔虧損,達 163.01 億港元;收入與經營溢利雙降,末期股息亦暫停。表面慘烈,實則是一次以會計減值換取財務緩衝的「刮骨療毒」:僅機場航天城項目「11 Skies」的公允價值重估,便帶來約 27 億港元一次性減值,屬非現金項目,對即時現金流影響有限。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新世界澄清風波:鄭志剛新公司劃清界線 鄭家純慨嘆變局求生?

真正的看點在資產負債表的修補速度。期末總債務由逾 1,500 億回落至約 1,461 億港元,淨債務降至 1,201 億;年內完成 882 億港元銀行再融資,將一年內到期的短債壓至 66 億,為流動性「拆彈」。集團另獲 39.5 億港元承諾性貸款,等同金融體系對資產質素與自救決心的投票。配合資本支出同比降 15%、營運成本降 16%,營運現金流由負轉正,說明「緊縮與減債」並非口號,而是開始落地的管理工程。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新世界澄清風波:鄭志剛新公司劃清界線 鄭家純慨嘆變局求生?

銷售端並未失速。2025 財年,港內地合約銷售約 260 億港元,內地部分以大灣區為核心,南部佔比達 52%,對沖弱二三線城市風險;香港在撤辣後的激烈競爭中仍錄 110 億港元銷售。投資物業續當「穩定器」:K11 MUSEA、K11 Art Mall 及內地 K11 項目租務與人流改善,部分核心商場客流創新高,顯示「藝術+零售+體驗」的場景力在逆市仍具黏性與溢價。

新世界澄清風波:鄭志剛新公司劃清界線 鄭家純慨嘆變局求生?

市場最關注的治理爭議,新世界已正面澄清:上市公司名下的 K11 項目(包括 K11 MUSEA 等)與「K11 By AC」無關,後者屬行政總裁鄭志剛個人範疇。

此舉在劃清資產邊界、回應關聯疑慮之餘,也讓外界更聚焦於兩條主線:去槓桿是否持續、核心資產是否穩住現金流。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新世界澄清風波:鄭志剛新公司劃清界線 鄭家純慨嘆變局求生?

對前景,管理層在「韌性」與「定力」間定調:減債見段階成果,2026 財年銷售目標上調至 270 億港元,寄望在氣氛回暖下加速回籠資金。樂觀者認為,最艱難的流動性時刻或已過去,集中減值帶來「一次性出清」效果,疊加 K11 收租盤的抗壓力,一旦利率拐點出現,估值修復有望展開。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新世界澄清風波:鄭志剛新公司劃清界線 鄭家純慨嘆變局求生?

審慎者則提醒,絕對債務仍大,若減債續靠賣資產,在買方市場恐需更大折讓;物業發展毛利率在可見期內受壓,盈利能力恢復將是漫長工程。

新世界澄清風波:鄭志剛新公司劃清界線 鄭家純慨嘆變局求生?

把這份成績單視作一份從「ICU」轉入「康復期」的病歷或更貼切:以 163 億虧損和停派息換來債務結構優化與現金流改善,危機邊緣暫離,元氣尚虧。接下來,市場會用放大鏡檢視三件事:270 億銷售目標能否兌現、非核心資產處置的速度與價格、在控制成本同時如何鞏固 K11 等現金牛的競爭力。

(以上評論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投資者須注意投資涉及風險,價格可升可跌甚至變成毫無價值。投資者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詳細閱讀有關之風險披露聲明及相關文件。)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Esquire Picks
投票即賺20分換取豐富 Cosmart 獎賞
投票即賺20分換取豐富 Cosmart 獎賞
訂閱Esquire接收最新男士資訊及禮遇
Sign up FOR ESQUIRE_PAPER NOW!!
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