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十一少專欄】李嘉誠入股Q-CTRL!連誠哥都押注量子技術 經濟軍事科技掀革命

- 21 Oct 2023
這年頭,科技發展已變成一場地緣政治鬥爭,量子技術(Quantum Technology)自然是一個重要戰場,但這場科技戰的角力不限於於中美,世上還有不少科學家和企業家努力為量子科技發展而打拼。

澳洲量子電腦初創公司Q-CTRL創辦人Michael Biercuk,原是哈佛物理高材生,亦是世界上少數研究量子電腦的學者,他看準機會由美國跑到澳洲創辦科技公司,由教授轉型為企業家,也順利取得澳洲政府的資金支持。

Michael作為這門學說普及化擔任重要角色,上周他旋風訪港出席瑞銀在香港舉行的科技論壇,翌日上午就去拜訪投資者,機緣巧合下我也跟隊與他交流近一小時多,討教一下量子技術的商業潛力。

量子的學說總是高深莫測,但Michael Biercuk也耐心地解說,提到量子技術現時在不同行業已逐漸應用起來,可望改變經濟、軍事、外交、科技、教育和基礎建設等場景。
量子電腦其中一些應用,就是透過精確模擬並輸入大量變量,找出達致最佳特定結果的方法,此對於藥物開發(可透過模擬結合不同化學物質尋找有效藥物)、物流(尋找最具效率的物流路線)及金融業(預估大量不同的社會經濟因素及各種限制對金融市場的影響)等而言,其遠超現時二元運作電腦的算力,能提出高機率的可行方案。

不過現時科技界的難題在於如何控制量子技術的穩定性,Q-CTRL的技術就是在於就是令量子電腦硬件能更有效抵抗錯誤率。
Michael指出,量子電腦最宏大的願景,可以是改變能源傳輸的方式,掀起難以想像能源革命,像之前韓國稱造出世界首個室溫超導體,一旦成真,就可以摒棄污染電廠,城市也在距離數千里以外的離岸風場、沙漠中的太陽能板可再生能源,既可以解決損耗問題,也能夠為緩解氣候災難帶來突破性進展。

但對我這位「麻瓜」来說,量子技術是難以理解的,反而這間公司最引人入勝的地方是既能取得李嘉誠和周凱旋旗下維港投資有份入股,同時得到與美國中情局關係密切的創投公司In-Q-Tel入股,這種頂級做國際大Deal的能力,絕不是說笑。
因為In-Q-Tel是一間不以營利為目的風險投資公司,投資於高科技公司的唯一目的是保持美國中情局能隨時配備最新的信息技術來支持美國及其盟友的情報戰能力,更重要的是,就算是參與同一輪融資的co-investor也要一併做盡職調查。

講到這些國際星級投資者的入股,Michael就透露,自己當年也不清楚為何在籌組種子資金時就幸運地獲得維港投資青睞入股,「周小姐最驚人之處在於她的吸收能力如此強,當年她帶著極大的好奇心和對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的興趣來找我們。當時我們還處於早期階段,不知道產品線將會是什麼,也不知道如何將我們擁有的核心技術產品化,但她仍然對這個故事非常感興趣,並弄清楚如何將其商業化。」

不過,國與國之間的博弈不斷升溫,跨國的高科技投資、研發和應用現在變得敏感,「我們一直主張量子技術仍處於早期階段,限制措施不起了保護作用,反而會減慢我們的速度⋯⋯我認為應該在大學層面推動基礎科學研究合作,但當然不是指要把一些具軍事用途的量子技術出口至中國。」

現在地緣政治的氣氛跟講述核子彈的電影Oppenheimer相似?Michael就一臉正經地回答:「有競爭是好事,對吧? 即使是策略競爭也是可以的。促進圍繞關鍵技術某些部分的謹慎關係是有作用的,但同時,我們認為大多數水產技術應該公開開發。但你知道,電影描述的背景是納粹正在崛起⋯⋯我認為進行這種比較是不公平的,這是不對的。」
(以上評論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投資者須注意投資涉及風險,價格可升可跌甚至變成毫無價值。投資者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詳細閱讀有關之風險披露聲明及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