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IPO】譚仔國際招股每手入場費$4,212,抽之前有咩要留意?

- 23 Sep 2021
譚仔國際(2217)經營的「譚仔雲南米線」和「譚仔三哥米線」品牌,相信港人絕不陌生。「三哥」前推出微電影廣告,由MIRROR成員Ian陳卓賢與小薯茄阿冰擔正演出,而「譚仔」亦邀請風水師七仙羽拍攝宣傳片,話題性十足。譚仔國際正式啟動招股,招股文件中,詳細比拼「譚仔」和「三哥」的營運數據,大家可以看得津津樂道。

每手入場費4,212元 引入三名基石投資者
譚仔國際擬發售約3.35億股,國際發售及公開發售分別佔九成及一成,獨家保薦人為國泰君安。集團每股招股價介乎3.33元至4.17元,每手1,000股,入場費約4,212元,預計於下月7日主板掛牌。
集團引入三名基石投資者,包括Matthews基金、南方基金及睿思資本,合共認購1,600萬美元(約1.25億港元)股份。

具領先優勢 吸引日資企業收購
譚仔由譚仔創始股東於在1996年創立,2008年決定拆夥,三哥與六哥另起爐灶創立「譚仔三哥米線」,五哥與四姐夫婦則繼續經營「譚仔雲南米線」。不過,日本餐飲企業東利多控股(Toridoll)於2017年5月及12月先後收購「譚仔雲南米線」及「譚仔三哥米線」,並於2018年成立譚仔國際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兩個品牌。
根據歐睿國際有限公司,按銷售金額計2020年譚仔國際的市場份額,較2019年有所增長,排名保持第一,市佔率為64.4%。

經營156間餐廳 繼續擴張
目前,「譚仔國際」所有餐廳均以兩個自家品牌自營。集團合共經營156間餐廳,遍佈港九新界18區,分別有76間譚仔餐廳和74間三哥餐廳、內地3間譚仔餐廳、新加坡的3間三哥餐廳。
以招股價中位數3.75元計,是次上市集資所得淨額11.78億元,當中約57.4%將擴大餐廳網絡。集團計劃在2024年3月底前,分別在香港、內地、新加坡、日本及澳洲開設約38間、71間、24間、25間及15間新餐廳,全部將由集團自主營運。
是次所得款項淨額9.4%,將用於擴充香港的中央廚房及在中國內地、新加坡及澳洲設立新的中央廚房;約10.5%,將用於翻新餐廳及提升經營設備;約5.1%,將用於推行客戶關係管理系統;7.8 %,將用於國際品牌建設及新市場進入推廣;9.8%,用於一般營運資金。

受惠政府補助 純利升5成
截至2021年3月底止年度,集團的收入17.95億元,按年增加6.1%。期內,雖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客流量減少,但受惠於一次性政府補貼1.55億元和1,560萬元的租金優惠,純利2.88億元,按年升50.8%;倘若剔除有關影響,集團的盈利則按年出現倒退。
餐廳層面經營成本主要為所消耗的食品及飲料成本、員工成本,截至2021年3月底止年度,分別為4.1億元和5.6億元,佔總收入的22.9%和31.2%,而期內租賃物業開支3.7億元,佔總收入的20.9%;意味食材、員工和租金的開支合計約13.4億元,佔收入的75%。

翻座率下跌 三哥收入增幅快過譚仔
疫情期間,市民飲食習慣改變,堂食銷售下跌。截至2021年3月底止年度,集團的堂食服務收益按年下跌26.3%至9.04億元,外賣自取及到戶服務收益則增加91%至8.9億元。期內,按品牌劃分,譚仔的收益按年增加3.9%至8.9億元,三哥的收入9億元,錄得增幅8.9%。
截至2021年3月底止年度,集團的平均翻座率減少至每日2.9次,其中譚仔和三哥分別為2.8次和3.2次。集團的每顧客人均消費58.4元,譚仔為58.8元,三哥為58元。

譚仔國際IPO抽唔抽得過?
譚仔國際雖然去年度受疫情影響,拖累堂食銷售下跌,但外賣業務成功收復失地,以及受惠於政府補貼和租金優惠,純利仍錄得5成升幅。以估值而言,本地上市餐飲企業,如大快活(52)、大家樂(341)和太興集團(6811)的往績市盈率(PE)分別為14倍、22.7倍和13.7倍。譚仔國際去年度純利約2.88億元,招股價介乎3.33元至4.17元,市盈率將介乎14倍至16倍;不過,當中並無計入上市開支。
至於未來業務動力,除了本港業務外,將聚焦海外市場,尤其內地和新加坡。不過,值得注意,過往不少經驗,本港品牌在本地銷售即使標青,要成功進軍內地市場亦非易事,包括營運模式和當地的競爭地對手,因此暫時內地市場的貢獻仍然有待觀望。集團為港人熟悉的餐飲品牌,市場消息指國際配售部份或足額認講,預計認購反應熱烈,可小注認購。
金利豐證券研究部經理黃智慧(trurywong@kingston.com.hk)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以上評論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投資者須注意投資涉及風險,價格可升可跌甚至變成毫無價值。投資者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詳細閱讀有關之風險披露聲明及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