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生活分享】美國生活指數高?同香港比較又如何?

Salena Chung
  • 20 Jul 2022

移民外國的生活,最擔心就是物價變化太多,令生活成本上漲又會失預算,早前有關英國與香港的物價比較鬧得熱哄哄,原來英國一公斤牛油「只是」賣港幣90元(在香港要價港幣240元!);那麼,在美國生活又會如何,以南加州為例,衣食住行等的生活開支又需要多少錢呢?

稅後的衫褲鞋物還是比香港便宜!

稅後的衫褲鞋物還是比香港便宜!

以Nike波鞋為例,女裝Classic Cortez連稅大約是港幣741元,在香港則要價港幣799元,想不到在美國買還要便宜一點,還未計常常都有的所謂「限時」特價。衫褲鞋物的價錢和香港不會相差太遠,大概就是這種差距;只是,美國到處都有Outlet。Outlet要翻譯的話,我會稱其為散貨場,因為他們都是在「散」過季的「貨」,經常都會有高達半價的優惠,如果要買一些中價的名牌,如Nike、Coach、Calvin Klein、Ralph Lauren之類,其實計起來,會比香港便宜得多。可是,不是每個人都喜歡牌子貨,要買雜牌的話,很多超級市場譬如Target或者Walmart,港幣40元也可以買到一件衫,品質也會比路邊攤好得多。

出外用餐貴得嚇人?可能香港更貴!

出外用餐貴得嚇人?可能香港更貴!

無論在香港或是美國,出外找間中價餐廳用餐也是偏貴,可是美國比香港貴?恕我並不同意。我跟太太每天都會喝咖啡,去一些比較好的精品咖啡店,兩個人加起來也只是花了港幣80元,跟香港的港幣45元一杯,是略略便宜了一點。晚餐去日本餐廳的話,一個主菜大約是港幣140元,在香港也是差不多這樣的價錢,可能香港會更貴;而我有一個朋友選擇吃廚師發辦(Omakase),連服務費(食物總值的20%)也只是港幣636元。這樣的話,比香港的「抵食」多了。至於快餐,一個巨無霸套餐要價港幣67元,在香港只需港幣40元,食快餐的確是香港更便宜。

買餸

買餸都比香港平?

最後當然不少得比較「買餸」煮飯的價錢,香港一公斤牛油要港幣240元,美國只需要港幣125元;美國一磅蕃茄港幣32元左右,香港的只需港幣10元可是是中國產地的蕃茄;美國一磅西冷牛扒港幣80元,香港的澳洲西冷牛扒就要港幣300元左右。整體來說,在美國自己煮飯比香港便宜很多,尤其吃肉方面。

HK$7,000,000元的超級大分別!

HK$7,000,000的超級大分別!

住屋其實真是不太好比較,因為香港擁有世界上知名數一數二昂貴的住屋問題。我在美國剛剛買了一家獨立屋,該地區治安很好、又有良好校網(雖然我沒有小朋友,也會想到將來用作投資,無論是賣還是租出去,價錢也不會有太大下降的空間),也只是港幣6,747,000元。雖說屋內呎數只有1,245呎(三房兩廁),可是加上前院和後園一共有6,751呎,我喜歡改做兩層或是擴充單位,甚至乎是加建游泳池,也是我喜歡就可以。

公寓

比起香港,這樣真的不算是甚麼錢,我在香港島北角的單位只有418呎,已經高達港幣7,000,000元了,不要說甚麼前院後園,我只想樓上的小朋友不要吵、樓下的小狗狗不要叫,要有點安靜的私人空間也是非常難,早上鄰居愛在等電梯時高談闊論,總是會把我吵醒。還有,加州這一邊沒甚麼空氣污染,陽光又好,我常常在後院曬太陽,這樣又一天。不過要注意的是,每年要付大約1.2%的地稅,可以分兩期繳款,這樣的價錢我當成是太陽稅空氣稅也非常值得。租屋的話同樣豐儉由人,一些比較好的區域的兩房公寓港幣20,000元也會有不少選擇。不同的是,再便宜的公寓也有會所設施,整體生活質素提高了不少。

坐車、開車又貴嗎?

坐車、開車又貴嗎?

美國地大,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愛車。要講公共交通費的話,這邊巴士有月票,港幣562元左右,相比起港鐵月票的港幣600元是便宜一點,可是我覺得不可以這樣比較,始終香港的交通網絡真的比較完善且四通八達。如果講油價的話,加州油價港幣45元一加侖,而香港一加侖就要港幣87元,美國還是比香港便宜得多。至於車稅,美國只需要付5.75%的車稅;以一輛港幣500,000元的車為例,香港的車稅就已經要132%。不買新車的話,加州其實港幣20,000-30,000元就已經買到一輛不錯的代步車,這個價錢在香港就要小心點選擇。

泊車

泊車的話,美國基本上到處都可以免費停車,在香港如果找不到「標位」則在泊進停車場,在家還要租一個車位;所以,開車來說,美國拍馬也追不上香港的「貴」。能負擔買車的價錢,交通就已經最方便了,可以點對點、又不用等車,也不用走到車站。

最低工資加州低不低?

最低工資加州低不低?

來到最後的部分當然要講最低工資,否則所有消費指數都沒有意義。加州最低工資差不多港幣94元,香港是港幣46元;以生活指數來計算,美國生活質素會比香港好,也比香港便宜。最初我也很怕美國會貴得嚇人,但是住了一陣子就知道,在香港撐得住的人,到美國也會撐得到。

(以上評論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投資者須注意投資涉及風險,價格可升可跌甚至變成毫無價值。投資者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詳細閱讀有關之風險披露聲明及相關文件。)

登入 Cosmart 投票賺取積分
登入 Cosmart 投票賺取積分
Loading...
YOU MAY LIKE
訂閱Esquire接收最新男士資訊及禮遇
Sign up FOR ESQUIRE_PAPER NOW!!
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