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世代職場怎樣生存?】LinkedIn CEO 親授三大法則 學歷不再重要!這兩種能力才是王道

- 14 Oct 2025
最近 LinkedIn 行政總裁 Ryan Roslansky 在舊金山 LinkedIn 總部舉行的 Fireside Chat 上發表了一場備受關注的演說,打破了大家對「名校學歷至上」的傳統迷思。他強調,未來職場的核心競爭力將不再是畢業證書或頂尖學府的光環,而是人工智能技能、適應力與人際溝通能力。

全球職場新範式 學歷不再是先決條件
在 Roslansky 看來,產業變革已經到來。他直言:「未來的職場屬於那些懂得學習、具備適應力、能夠主動掌握新工具的人,而不再是那些擁有最耀眼學歷的人。」
隨著 AI 技術成為各行各業的新常態,企業招聘的焦點也正迅速從傳統學歷、工作資歷轉向實用技術和學習速度。
LinkedIn 最新數據指出,過去一年要求 AI 能力的職位需求增幅高達 70%,AI 能力正逐漸成為職場「入場券」,而非額外優勢。

根據微軟最新調查,超過七成企業領袖現時傾向聘用有 AI 技能但經驗較淺的求職者,遠高於有經驗但缺乏 AI 技能的人。
Roslansky 認為這種變化相當深刻:「這場轉型真正打開了職場的公平競技場,帶來前所未見的機會。」

學會「用人工智能思考」比學歷重要
Roslansky 强調「AI 素養」的重要性,不僅局限於技術層面,更關鍵在於理解人工智能如何改變工作流程並提升個人效率。
他本人亦分享了如何利用 AI 寫作工具協助撰寫致微軟 CEO Satya Nadella 及其他世界領袖的高層級郵件,視 AI 為「智能顧問」,而非完全替代人類思考。
Roslansky 強調,善用人工智能的職場人士已逐漸取代那些對新科技冷漠的人。
他提醒:「能夠主動擁抱 AI 技術並將之融入日常工作,是未來生涯發展的關鍵。」

軟技能依舊不可替代
雖然技術能力越來越重要,Roslansky 卻強調人性本身依舊不可或缺。
他指出:「人際溝通、同理心、適應力和基本對話能力,仍然是職場成功的『秘密武器』。」 具備這些軟技能可讓員工在科技驅動的環境中穩步前進,促使企業重視全方位素養而非單一才華。
Roslansky 更對年輕一代提出忠告:「不要忽略人際技能。在未來職場,光懂得與 AI 溝通並不足夠,真正的競爭力是懂得如何與他人協作、激發團隊潛能及調動情感智慧。」

精英教育不代表職場優勢
LinkedIn CEO 的發言反映出現今學歷優先主義面臨挑戰。過去大家認為名校出身是進入優質企業、快速升遷的敲門磚。可是,在如今的 AI 世代,Roslansky 堅持:「名校文憑不再是求職必勝法寶,習慣學習、敢於創新才是真正核心競爭力。」
他補充,隨著技術急速演化,知識更新频率提升,光靠學院學識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反而願意持續學習、並掌握新知的人更具職場競爭力。

LinkedIn 近期「AI in Work Day」活動揭示職場變革方向:AI 知識成為招聘最核心條件,但人性、創造力和溝通力依舊不可妥協。
Roslansky 表示,未來優秀人才必須集合技術力與軟技能,才能在 AI 驅動的新時代突圍。他預測:「真正的競爭力不是單靠技術,也不是人性單一發揮,而是兩者協同,持續語言學習和敏捷調整是長遠成功的關鍵。」

給未來職場人的建議
身處變革洪流,年輕求職者應如何規劃?Roslansky 認為「多元化學習」、「善用 AI 工具」及「不斷提升人際能力」是三大法則。他鼓勵年輕人:
- 持續探索新知和技術,主動適應市場變化
- 不盲目追求名校高學歷,將時間投資於實用技能培養
- 強化團隊合作和情感溝通力,拓展職場影響力

Roslansky 的洞見為年輕世代和企業領袖提供了重要參考。
面對激變的 AI 時代,唯有跳脫學歷有限視野,積極培養多元能力,才是職場致勝之道。參考他的建議,香港及全球職場人士都需要重新審視自身的技能組合、學習策略與職涯規劃,讓未來職場不再被單一背景或經驗定義,而是由真正能實現價值的人主導。
(以上評論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投資者須注意投資涉及風險,價格可升可跌甚至變成毫無價值。投資者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詳細閱讀有關之風險披露聲明及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