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浩文專欄】眾安保險的啟示:Fintech新世代

Esquire HK - Kirk Yip
  • 25 Sep 2017

眾安保險超額400倍認購,到底大家有幾認識這一家保險公司?背後其實是售賣甚麼服務?到底有甚麼潛力?而這一家公司正是Fintech新世代的代表作,背後有著甚麼的提示?

挾著「三馬」,即阿里巴巴主席馬雲、騰訊主席馬化騰及平保董事長馬明哲,及互聯網金融概念、估值逾850億元的眾安保險(新上市編號:06060)本週來港上市,錄得近400倍超額認購,凍資近二千億元,備受投資者追捧,相信不少讀者應該也有份參與。除了有「三馬」在背後外,大家對眾安又有多少了解?公司有何特別?

於2013年開業,眾安是國內第一家拿到互聯網牌照的保險公司。目前,在國內擁有互聯網保險牌照的公司只得四家。以互聯網保險公司計,眾安規模最大,累計服務客戶近5億,保單件數達到72億,超過了螞蟻金服的4億保民數目及平安集團的保險客戶。互聯網金融近年越趨成熟,眾安起步早,股東背景強大,已奠下成功的基石。

接下來要知道的是,眾安如何拿這麼多單,做出如此龐大生意?這,就關乎兩件事:一是銷售渠道,二是產品模式,這兩方面,眾安和傳統保險有好大分別。

先說銷售模式,當傳統保險公司仍然靠人去搵客、開單,眾安用的卻是科技,不用見面,在網上請客戶按個制就可以。眾安與淘寶、天貓、微信、支付寶等知名互聯網平台合作,令產品能在國內居民生活上的不同場景出現,將互聯網公司的巨大客戶流量,成功轉化為保險客戶群。

提供的產品多元化,有手機碎屏險,手機屏幕碎了?有得保。還有,航拍機第三者責任風險、兒童防走失保險、信用卡被盜刷保險、電話詐騙損失保險等。這些產品特點是面額低、高交易頻率及生活化,用戶在消費時不知不覺間就將保險買下了。

傳統保險公司主要員工是Sales,眾安保險是幾乎是無的,近六成員工為科技研發人員。公司每年投放於科研的金額,更是逐年以倍數級增加,單是去年就已花了到近2億元人民幣 。與其說眾安是一家保險公司,不如說它更似一家科技公司。

傳統保險業向來著眼開發保費高的客戶群,但眾安則反其道而行,針對傳統保險公司未開發的「入門級客戶」 。雖然眾安的均件保單保費很低,估計開業三年的件均保單保費只是0.9元,不過「密食當三番」,金額還可逐年上升,過去三年,每個被保人平均總保費由2014年的4元,增至去年的9.9元。

互聯網及金融科技是否可以為傳統保險業帶來革命性改變,或只是巧立名目,跨大正面成效, 在不久將來,大家應該可看到答案。

登入 CosMart 投票賺取積分
登入 CosMart 投票賺取積分
Loading...
YOU MAY LIKE
訂閱Esquire接收最新男士資訊及禮遇
Sign up FOR ESQUIRE_PAPER NOW!!
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