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mart 新王「星星人」接棒 Labubu|盲盒搶到癲!LISA 都入坑的秘密是甚麼?

- 01 Sep 2025
2025 年 8 月,泡泡瑪特「星星人好夢氣象局」盲盒發售,在短短數小時內令全網陷入瘋狂。官方標價單套 474 元的產品,被黃牛與玩家在二級市場炒至 1,450 元;其中隱藏款單隻甚至被拉高至 478 元,溢價近六倍。
現場排隊、代拍潮與社交平台的曬單熱潮,重新複製了三年前 Labubu 帶動的全民搶購盛況。唯一的不同,是 Labubu 的光環正在消退:2025 年夏天,Labubu 3.0 整盒價格已跌至約 780 元,與星星人的火爆形成鮮明對比。

星星人的崛起,不僅為泡泡瑪特補上「流量斷層」,更將潮玩行業再次推上輿論與資本的聚光燈。對於公司而言,這是一場財務數據與文化現象的雙重逆襲。
星星人由兩位 90 後插畫師大欣(Da Xin)與阿力(A Li)聯手創作。
角色設計核心在於「有黑暗才有星光」,整個宇宙背景中包含超過一百種不同性格的小星星,每一隻都帶有獨特故事與細節。
與傳統卡通強調「可愛」「搞笑」不同,星星人更像是一面情緒投射的鏡子:純真外形、紅潤臉龐、溫暖色調,以及刻意保留的小缺陷,構成一種「不完美的完美」。

這種設計語言,正好切中當下年輕人「成長焦慮」的痛點。
它既是一件收藏品,也是一種情感出口。正如有玩家在社交平台寫下:「我收藏的不是玩偶,是我熬過失眠夜晚的證據。」
星星人迅速被包裝為「情緒 IP」,在潮玩與心理慰藉之間找到新平衡。
2025 年,泡泡瑪特已將單月毛絨產品產能提升至 3,000 萬隻,較去年同期增長十倍。
但即便如此,市場短缺仍然明顯。FOMO(Fear of Missing Out,錯失恐懼)營銷策略與社群代拍文化,放大了「一盒難求」的稀缺感。

得物 App 數據顯示,僅 8 月一個月,星星人單品售出近 2.5 萬單,累計交易逼近 5 萬單。
線上高溢價的成交價格,進一步刺激了投機者與收藏家的熱情。
這樣的現象說明,潮玩的「炒價鏈條」已經成熟:官方發售 → 代拍黨搶購 → 二級市場溢價 → 新玩家被迫跟進。
星星人與其說是一件玩具,不如說是一種帶有社交貨幣屬性的投資標的。數據印證了這一切。
根據泡泡瑪特 2025 年中報,公司上半年總營收達 138.8 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增逾 200%,並將全年目標上調至 200–300 億元。
這一增速,遠超過市場對傳統玩具企業的想像。

在營收構成上,星星人半年收入達 3.9 億元,雖然僅佔總盤子的 2.8%,卻已超越 MOLLY,成為公司第七大 IP,也是五大主力 IP 中增幅最快的一個。
換言之,星星人在誕生短短一年內,就完成了 Labubu 曾經走過的成長曲線。
這組數據背後,折射出公司戰略的調整:Labubu 的流量與二級市場熱度減退,迫使泡泡瑪特必須持續孵化新爆款來填補真空。
星星人恰好承擔了「接棒者」角色。
星星人的產品線已不再局限於盲盒。
目前推出的系列包括《好夢氣象局》、《我們都是星星人》、《123!星星人》等,每代都設常規款與隱藏款,隱藏款開箱機率低至 1/144,進一步加強「博彩效應」。

同時,品牌迅速展開跨界合作。2025 年,POP MART 宣佈與 CHAKA(家品)、得力(文具)、Keep(運動)、以及多地交通卡展開聯乘。
這些合作使星星人突破玩具邊界,滲透進日常生活場景,構建完整的 IP 生態圈。
這種「IP 化」策略已被證明是潮玩的核心邏輯:一旦角色進入消費者的生活方式,它就不再是「一款產品」,而是一種文化符號。
泡泡瑪特管理層在 2025 年明確表示,將把星星人推向全球市場。
官方渠道已覆蓋近百個國家和地區,美國 App Store 曾一度讓其購物類產品登頂下載榜。東南亞、歐洲市場的現貨同樣屢次售罄。

這種國際化,不僅是銷售渠道的拓展,更是對「中國潮玩」標籤的突破。
星星人不再只是「中國玩家的文化消費」,而是進入了全球流行文化的語境。
然而,所有爆款都有生命周期。L
abubu 與 MOLLY 的前車之鑑提醒市場:單一 IP 的熱度難以長久。
星星人如何避免「曇花一現」,成為外界最大疑問。
首先是產品力問題。若缺乏不斷創新的設計與敘事,消費者容易審美疲勞。
其次是情感黏性。當初 Labubu 代表的是「怪誕叛逆」,而星星人主打「治癒童話」,如何讓這種情緒價值在全球範圍持續發酵,將決定其長線價值。

最後是資本市場的波動。二級市場的暴漲暴跌,可能讓玩家與投資者對泡泡瑪特的信心動搖。
若 IP 被過度金融化,短期熱度或會轉化為長期風險。
星星人現象,既是一個單一 IP 的商業成功,也是潮玩行業「IP 化」的又一次案例驗證。它代表的不僅是收藏嗜好,而是一種世代情緒的出口:人們透過一隻隻小星星,找到面對生活焦慮的慰藉。
對泡泡瑪特而言,星星人是一顆接替 Labubu 的新星,照亮了公司短期業績,也重塑了行業對「中國潮玩」的想像。但這顆星能否持續閃耀,還需要產品設計、用戶共鳴與全球化戰略的長期支撐。
(以上評論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投資者須注意投資涉及風險,價格可升可跌甚至變成毫無價值。投資者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詳細閱讀有關之風險披露聲明及相關文件。)







